在咖啡产业的转型升级进程中,从田间地头的智慧育苗到工厂车间的数智化加工,从气象保险的风险屏障到低产咖啡园改造的精准施策,普洱市各咖啡主产区正构建起覆盖全产业链的科技赋能体系。
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陶平 廖琴)在新产季到来之前,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通过品种改良、加工设备更新、技术升级、丰富产品形态等措施,全面提升咖啡品质和加工生产效率,持续提升咖啡的市场“咖”位。
进入雨季,在宁洱精品咖啡高质量发展综合示范园,一株株精心培育的精品咖啡苗长势良好。六月中旬以来,陆续有计划增加种植面积的咖农前来运苗。“近两年的咖啡豆价格比较可观,我家有10多亩茶园计划套种咖啡苗,通过立体种植实现一地双收。”前来运苗的咖啡种植户邱绍斌说。
“原来种了500亩,今年计划再种30亩。”咖啡种植户陈俊杰表示将继续在提升咖啡生豆品质上下功夫。
此外,为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力,宁洱县鼓励企业进行加工设备的升级换代,并积极给予扶持。多家咖啡企业加大投入,在鲜果加工、生豆脱壳、烘焙及产品推陈出新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咖啡精深加工水平和产品附加值进一步提升,较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在普洱金漫咖啡有限公司烘焙车间,负责人李健和同事正利用新购入的机器烘焙咖啡豆。“与之前使用的机器比较,新机器可最大限度激发咖啡豆的风味,烘焙的稳定性也有了很大提升,烘焙的产能提高了一倍以上。”李健说。
普洱金漫咖啡有限公司拥有10000多亩咖啡基地、3个鲜果集中处理中心,年产咖啡生豆1000多吨,年产值2000多万元,除少量挂耳、速溶产品,产品以原料生豆贸易为主。目前,公司正实施精深加工项目,总投资超过1200万元,已完成咖啡生豆脱壳精加工生产线建设和烘焙机更新,精品咖啡液和冻干粉生产线将于年底建成投产。通过精深加工项目的实施,精深加工率和产品附加值将实现双提升。
在鲜果加工领域,今年4月在宁洱县下线的国内首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质化咖啡鲜果加工中心,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技术创新中心(咖啡质量基础与产业服务)联合共建单位普洱富民农业装备有限公司研发制造,是国内咖啡加工领域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成果之一。
这套由物理虹吸系统、黑果分离机、弹压式脱皮机、青红果分离机、咖啡脱胶机以及跌落式热风排湿系统构成的自动化咖啡鲜果加工系统,实现了咖啡鲜果分三级加工,有效降低机损率、增加脱净率以及通过速干技术阻断咖啡豆霉变发酵,在提高产出比、提升咖啡品级、节约能源资源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