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近年来,思茅区依托资源禀赋,努力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通过着力培育特色产业、科技赋能产业发展、激发群众内生动力、推动农文旅融合等举措,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起覆盖全产业链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群众收入持续增长、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多赢局面。
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张怡 成佳蕊)近日,走进思茅区思茅街道莲花村郁郁葱葱的甜龙竹林,工人们正忙碌地铺设首批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随着阀门打开,管道口喷洒出细密的水流,精准为甜龙竹灌溉施肥。技术人员一边调试设备,确保管道连接紧密、高度适中,一边向农户详细讲解设备的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
据了解,这套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依托云南联通自研的智慧云农平台,能够对气象环境、土壤墒情进行数据采集与分析,实时了解作物生长状况、土壤肥力及病虫害情况,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通过科学精准的水肥管理,不仅能减少资源浪费,节省人力成本,提高生产效率,还能促进甜龙竹标准化生产,有效保障竹笋品质,增强市场竞争力。
甜龙竹是莲花村的支柱产业,2024年,该村甜龙竹种植面积超6000亩,年产值达1800万元。近年来,莲花村积极打造智慧农业示范区,多措并举推动甜龙竹产业发展。“村里率先开展水肥一体化技术试点,首批完成2亩核心示范区的设备铺设。后续将通过示范园的建设,逐步实现规模化、专业化、智能化、标准化生产。”莲花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李志国介绍,莲花村计划扩建150亩水肥一体化示范区,建成后可满足莲花村甜龙竹种植基地智能灌溉需求。
从“靠天吃饭”到“科技种田”,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在莲花村的试点运用,助力甜龙竹产业变为富民强村的“绿金产业”,是科技赋能农业的生动实践。“以前我们都是人工抽水浇灌,现在用这个灌溉系统方便多了。技术人员还会教我们用手机查看林地情况,省心了不少。”农户杨正清高兴地说,这一系统的安装,为村民提供了更科学高效的种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