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资讯
时政
热点
问政
公告
时评
党建
视觉
直播
专题
策划


当前位置:普洱网首页 >> 热点 >> 转载 >> 正文



一个重要理念的诞生|学习总书记的好作风⑫


来源:学习小组公众号  时间:2025/06/27/ 08:31 点击:




余村村口的石碑。安吉县委宣传部供图

浙江安吉余村村口的石碑。安吉县委宣传部 供图

浙江天目山北麓的余村,村口立着一块石碑,上面镌刻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10个大字。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论断,正是在余村首次提出的。

20年前,余村正处在转型发展的十字路口。村里刚刚通过民主决策,关了矿山和污染企业。开矿采石、办水泥厂,口袋是富了,但环境毁了,“山是秃头光、水成酱油汤”。不过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关了矿洞、停了工厂,老百姓上哪儿挣钱?村子靠啥发展?

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来到余村。“下决心关停矿山是高明之举!”习近平说,“过去我们讲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其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本身,它有含金量。”

在简陋的村委会会议室里,习近平和大家座谈了1个多小时。他对村干部们说:“生态资源是你们最宝贵的资源,搞经济、抓发展,不能见什么好都要,更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不能迷恋过去的那种发展模式。”

余村的困惑,是当时浙江乃至全国面临的共性难题。余村之行9天后,习近平在《浙江日报》“之江新语”专栏发表文章《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深刻指出“绿水青山可带来金山银山,但金山银山却买不到绿水青山。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既会产生矛盾,又可辩证统一”。

20年过去,余村已入选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最佳旅游乡村”。“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也从那间小会议室走向了全国各地。在“两山论”指引下,越来越多的地方探索出一条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的新路。

通过解剖麻雀、发现典型,既把群众面临的问题发现出来,又把群众创造的经验总结出来。“两山论”的诞生,也是一堂生动的作风课。

文/劲漪

编辑/钟祺

配音/静玄

音频剪辑/安先

海报设计/星光

资料来源/人民日报、新华社等






上一篇:学习·故事丨“我是黄土地的儿子” 下一篇:跟着总书记探寻中华文明|浙东运河 文脉绵 ...  






主办:中共普洱市委 普洱市人民政府 承办:普洱市融媒体中心
普洱网投稿:puernews@126.com 地址: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茶苑路1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25320150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40004 ICP备案号:滇ICP备11001122号-3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邮箱 jubao@12377.cn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举报邮箱smjidi@126.com 普洱网不良信息举报:0879-2147559
涉未成年专用举报电话:0879-2147559 举报邮箱:smjidi@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