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和“四种危险”长期存在,要想始终赢得人民衷心拥护、巩固长期执政地位,必须加强作风建设、勇于进行自我革命。2022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之后,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驰而不息推进党的作风建设,以优良作风凝心聚力、干事创业。
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长期任务。2025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和云南考察期间进一步指出,“这些年,八项规定确实是推动了根本性的变化,风气为之一新,过去积重难返的现象大部分没有了。同时要看到,有一些地方发生了松动,有一些方面还存在盲区死角,一些不良风气出现了反弹回潮”。普洱地处祖国西南边陲,集边疆和民族于一体,作为后发展和欠发达地区,更应以作风建设持续激活全市广大干部的责任意识、使命担当,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狠抓作风转变、效能提升、工作落实,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提供动能。
一要始终保持好党同人民群众之间的血肉联系。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制胜之本,脱离人民我们将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作风建设要坚决反对特权思想、特权现象,要时刻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坚持把工作重心下移,扑下身子深入群众,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做好群众工作,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增强群众观念和群众情感,不断厚植我们党执政的群众基础。
二要把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为重要任务。作风问题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执政基础。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作风不实的具体体现,同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和优良作风格格不入。目前,普洱部分干部学习政策、落实政策能力不强。对此,我们要以问题为导向,牢牢把握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这一重点任务,始终将高质量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唱响实干兴普主旋律。
三要坚持以系统观念丰富作风建设的方法途径。万事万物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唯有用普遍联系和全面系统的观点看问题,才能把握好事物的发展规律。作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兼具复杂性与长期性,必须整体谋划、协同发力。当前,我们要结合普洱实际,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深知这一学习教育是对党员干部思想理论的一次再教育、再武装,是对纪律作风的一次再检阅、再提升。以作风建设新成效开创普洱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四要抓住“关键少数”,发挥好“头雁效应”。各级领导干部身处关键岗位、关键领域、关键环节,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少数”,是干事创业、推动发展的中坚力量,具有强大的示范和导向作用。通过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形成一级带一级、一级抓一级的“头雁效应”。同时,弘扬“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优良作风,将实干精神贯穿于普洱建设的全过程和各方面。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必须抓常、抓细、抓长,持续用力、久久为功。新征程上,我们要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充分发扬担当和斗争精神,在工作一线中加强磨砺,练就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硬脊梁、铁肩膀、真本事,继续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坚韧和执着,推动作风建设不断向纵深发展,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普洱实践提供坚实的作风保障。
(作者单位:普洱市委党校 黄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