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资讯
时政
热点
问政
公告
时评
党建
视觉
直播
专题
策划


当前位置:普洱网首页 >> 专题库 >>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 >> 正文



松山喋血 腾冲光复


来源:《云南日报》  时间:2025/06/30/ 11:03 点击:




雨后,薄雾轻笼松山,蜿蜒战壕、累累弹坑、残存工事如大地刻下的深痕,静默无声。1944年5月11日至9月14日,中国远征军强渡怒江,滇西反攻的决定性战役松山战役、腾冲战役次第打响。

“松山战役不仅是1944年中国远征军在滇西对日军实施战略反攻作战的核心战场,还是抗日战场上中国军队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取得全胜的攻坚战。其遗址是目前保存最为完好的二战战场遗址之一。”龙陵县松山教育培训中心助理讲师赵梓晔介绍。

松山战役的全面胜利,扫除了日军盘踞在滇西的坚固阵地,打通了滇缅公路国际交通线,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亚洲反法西斯战场从失败走向胜利的转折点,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最后胜利建立了永不磨灭的功勋。

松山血岭滇西僵局的悲壮突破口

松山位于保山市龙陵县腊勐镇大垭口村,属高黎贡山山系,其山势险峻,由大小20多个峰峦构成,主峰海拔2019米。滇缅公路经惠通桥越过怒江后,在松山盘旋43公里。松山是滇缅公路的咽喉要塞,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被誉为“东方直布罗陀”。

1942年5月,日军相继攻陷畹町、芒市、龙陵,直抵怒江。5月5日,中国远征军炸断惠通桥,阻敌于怒江西岸。

日军被阻于怒江后,遂盘踞松山,以松山为核心,以龙陵平达为右翼,以腾冲为左翼,以龙陵、芒市、遮放、畹町等地为后方,建起强大的防御体系,与中国远征军隔江对峙。

在两年时间里,日军将滚龙坡、大垭口、松山、小松山、大寨、黄土坡、马鹿塘、阴登山等地编成众多据点群,每个据点均以数个最坚固的母堡为核心,四周有数个子堡拱卫,共有子母堡40多座,堡垒互为侧防。地堡密布,暗道相通,既能各自为政,又可相互支援,整个松山工事犹如蜘蛛网络。

1944年6月4日,中国远征军第11集团军开始向松山发起猛攻。7月2日,中国远征军总预备队新编第八军远征军接替71军作战,向松山侧背发起进攻,相继攻克腊勐、汪家寨等据点,完成对松山的包围。由于对敌情判断失误,第八军在初期进攻中伤亡惨重,敌军防御工事坚固,战争进展缓慢。

松山主峰子高地是日军松山据点的核心阵地。1942年日军占领松山后,将山顶掏空建成左右两个深十几米的巨大堡垒。堡垒分3层,上层作射击或观测,中层作为寝室并可射击,下层作掩蔽部或弹药、粮食仓库。堡垒上面用粗圆木码3至5层,并覆盖钢板数层,再加土覆盖1米。四周加装内填沙石的汽油桶3层,汽油桶外再夹钢板数层,并覆盖土,让堡垒十分坚固。

1944年8月3日,中国远征军从道人坪子仰攻松山主峰,在飞机大炮集中轰击和组织敢死队冲锋爆破均不奏效的情况下,改用坑道作业方式,从山下开挖两条长150米、深1.8米、宽1米的爆破坑道,直达山顶两座敌堡之下,填塞TNT炸药120箱(3吨),于8月20日9时15分点火将其彻底摧毁。随后,中国远征军又攻克滚龙坡、小松山等关键据点。9月3日至7日,第八军连续攻克敌军汽车修理场、停车场、仓库、大寨、黄家水井及最后一个据点马鹿塘,全歼敌军,胜利结束松山战斗。

松山战役历经3个月零3天,大仗10余次,小仗上百次,歼敌1288人,远征军伤亡7773人,成功打破了日军在滇西的防御体系,为后续收复腾冲、龙陵等地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滇缅公路的重新开通创造了条件,为滇西战场的全面反攻开辟了胜利的道路。

走进松山战役遗址,郁郁葱葱的植被下,战壕、掩体、弹坑等遗址遗迹保存完好。赵梓晔介绍,目前松山共有战场遗址69个、遗迹816个,保存完好的战壕约13200米,1998年被评定为云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6年被国务院批准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腾冲焦土浴火重生的第一座光复城

1942年5月10日,腾冲被日军第56师团148联队等部占领,在两年多时间内,日军利用腾冲山险城固的有利地形构筑各式工事。

当松山鏖战正酣时,腾冲反攻的炮声早已响彻怒江西岸。1944年5月11日,中国远征军第20集团军强渡怒江,分左右两翼攻击高黎贡山南北两线,于6月21日取得高黎贡山战役胜利。

20集团军突破高黎贡山、龙川江防线后,分三路直插腾冲。来凤山是腾冲城南的一座孤立山峰,站在山顶上,全城一目了然。1944年7月2日,中国远征军向来凤山发起攻击,直至7月28日在盟军空军数十架轰炸机配合下攻克来凤山,形成合围腾冲城之势。8月2日,中国远征军开始围攻腾冲城,从南城墙突入城内与日军展开殊死巷战。日军第148联队据守古城,依托坚固城墙与城内巷战工事负隅顽抗。

“中国远征军在空军轰炸掩护下,以火焰喷射器、炸药包一寸寸艰难推进。坚固的城墙被炸开数10余处缺口,城内民居尽成瓦砾焦土。”滇西抗战纪念馆副馆长伯绍海介绍,到1944年9月14日,此战役历时127天,大小战斗40余次,腾冲终告光复。这是自抗战爆发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全面收复的第一座县城。

腾冲光复时,这座千年古城已难觅一处完好建筑,满目疮痍如同焦土,守城日军全军覆没。

忠勇奋发,视死如归。战后浩劫刚过,为了纪念阵亡将士及死难民众,时任国民政府委员兼云贵监察使李根源倡议兴建陵园。1945年7月7日,国殇墓园落成,占地80亩,主体建筑由大门、忠烈祠、小团坡墓群、纪念塔、盟军碑、中国远征军纪念广场、碑廊等组成。

夏至,腾冲城畔,来凤山麓,国殇墓园庄严肃穆。72行3346块整齐排列的墓碑,每一块墓碑上都刻有中国远征军将士的军衔和姓名。苍松翠柏掩映下,参观者手持菊花,在碑前长久伫立。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当和平的阳光洒满曾经的战场,遗址的每一寸土地都在诉说:伟大抗战精神,如高黎贡山般巍峨,如怒江般奔涌不息。当纪念胜利的钟声再次敲响,我们站在先烈用生命守护的土地上,唯有铭记,方得始终;唯有自强,方保和平。

(来源:《云南日报》,云南日报记者 杨艳鹏 李建国 原文链接:https://yndaily.yunnan.cn/content/202506/26/content_267750.html)






上一篇: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胜利丰碑永驻 抗战精 ... 下一篇: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丨寸性奇:为国战死,无 ...  






主办:中共普洱市委 普洱市人民政府 承办:普洱市融媒体中心
普洱网投稿:puernews@126.com 地址: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茶苑路1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25320150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40004 ICP备案号:滇ICP备11001122号-3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邮箱 jubao@12377.cn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举报邮箱smjidi@126.com 普洱网不良信息举报:0879-2147559
涉未成年专用举报电话:0879-2147559 举报邮箱:smjidi@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