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党的104周年华诞之际,我们以崇高敬意,礼赞普洱大地上的先锋力量!你们是新时代的旗帜,扎根边疆热土,以忠诚为笔、以担当为墨,在乡村振兴、生态保护、民族团结的征程中书写赤子情怀。 从茶马古道的悠悠回响到绿美山川的壮阔新篇,从攻坚克难的坚韧拼搏到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实践,普洱先锋以信仰为灯,照亮了党旗映照下的每一寸土地。他们用脚步丈量民情,用汗水浇灌希望,让“红色基因”在普洱的绿水青山间生生不息。 致敬每一位平凡而伟大的奋斗者!愿他们始终以先锋之姿,赓续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在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普洱实践的征途上再立新功!
普洱日报讯(记者 刀琼芬)“在新的征程上,广大青年要勇于担当、奋发有为,主动到实践中去,到人民群众中去,到基层一线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在新的历史征程中,柳济琛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柳济琛,一个曾拥有众多头衔和光环的青年才俊,是名牌高校的研究生、创业公司的CEO、联合国评选的可持续发展目标青年领袖。2023年7月,他做出了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决定:参加云南省定向选调生考试,并最终被普洱市统计局录用。两个多月后,他被组织选派到竜宾村,成为了一名驻村工作队员。在这里,他不再是校园里光芒四射的明星,而是变成了大家口中谦虚低调、工作积极热情、爱学习钻研、能和群众打成一片的“小柳”。
自投身基层工作以来,柳济琛始终秉持着奉献精神,将自己的理想与基层发展紧密相连。面对基层工作的繁杂琐碎,他从未退缩,而是主动深入群众,倾听百姓心声。他深知,只有真正了解群众的需求和期望,才能更好地为他们服务。
“从校园到机关,再到乡村一线,党组织的关怀与支持贯穿始终。”柳济琛说。在镇、村两级党组织的帮助下,他快速熟悉了村情,融入了乡村生活,学习了相关政策。同时,党组织在招引社会资源上也给予了他倾力支持。驻村不久,他便走访了全镇的中小学,了解到部分学校硬件设施匮乏后,镇党委大力鼓励他协调引入各界社会资源,努力补齐教育资源短板。于是,在驻村工作的第一个月,他便联络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与镇党委达成合作,向龙坝中学捐赠了10万元书籍并建设了钢琴教室,这一举措有效改善了学校的教学环境。
驻村期间,柳济琛持续引入各类捐赠及产业帮扶项目,切实帮助群众增收致富。他依托村中生态茶园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引入青年人才入村创办合作社。合作社自成立以来,采收鲜叶超3.6吨,带动茶叶基地亩数超1200亩,惠及农户超过62户。截至目前,柳济琛引入各类捐赠及产业帮扶项目,累计资金超过100万元,这些举措不仅为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也极大地提振了大家发展生态茶产业的信心。
在竜宾村驻村期间,柳济琛还注重创新工作模式,积极探索符合当地实际的帮扶路径。他开通“哈尼福地”视频号、抖音号,持续宣传竜宾村的风物人情和资源特产,让更多人了解这个美丽的地方。
“扎根基层的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行动是青年最有效的磨砺。”柳济琛说,
从名校讲堂到田埂地头,从国际论坛到村议事会,柳济琛用实际行动证明:新时代青年的理想坐标从不在云端而在大地。当越来越多像他这样的青年将创业扎根乡土,中国乡村振兴的画卷正增添着最鲜活的青春注脚。他们用自己的热血和青春,书写着新时代的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