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资讯
时政
热点
问政
公告
时评
党建
视觉
直播
专题
策划


当前位置:普洱网首页 >> 云资讯 >> 宁洱 >> 正文



【点碳成金惠民生】林中有“碳”亦有“金”——宁洱县走出生态价值转化新路径


来源:《普洱日报》  时间:2025/07/03/ 10:42 点击:




从思茅松全产业链的创新发展,到林业碳汇的价值变现;从“党建红”引领“生态绿”的守护模式,到“林浆菌碳”的复合经营,普洱市持续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把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探索出一条“护绿生金”的特色发展道路,用生动实践书写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时代答卷。

普洱网讯(通讯员 杨媚 刘梦星)林业碳汇是近年来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开辟出的乡村振兴新领域,通过将森林碳汇量纳入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体系,探索“碳汇+乡村振兴”模式,走出了一条生态价值多元转化的特色路径。

自2022年获评国家林业碳汇试点县以来,宁洱县依托87万亩人工造林、340万亩天然林等,实施造林增汇、森林抚育增汇、退化林修复增汇等3种增汇措施,成功开发出了“NCER”碳普惠产品,可应用于大型活动碳中和、生态司法+碳汇补偿、零碳产品、零碳景区、零碳园区以及建设项目使用林地碳汇损失补偿等多个领域。同时,还积极引入外部资源,在抚育后的林地里种植中药材,建立中药材加工中心,拓宽林农增收渠道、带动农村经济发展。

“作为国家林业碳汇试点县,我们的目标不仅是通过碳汇交易带动农民增收,更要将碳汇理念融入当地产业发展。”中国宝武集团挂职干部、宁洱县政府副县长高炎介绍,全县1300亩森林抚育基地在实现固碳增汇的同时,还利用林下空间种植滇黄精,通过复合型经营提升林地产值,让碳汇收益和林下经济共同助力农民增收。

在推进林业碳汇试点工作中,宁洱县探索促进林业碳汇消纳和拓宽碳汇应用场景,率先使用林地碳汇损失补偿机制,该机制鼓励林地使用者通过认购林业碳汇进行碳汇损失赔偿,不仅有效保护了林地资源,还促进了碳汇市场的活跃。同时,以数字赋能,打造碳汇交易新平台。

宁洱县还创新推出零碳咖啡产品“宁小豆”,每销售一盒咖啡即拿出1元用于购买碳汇,实现产品碳中和。凭借独特的碳足迹、碳标签形象,“宁小豆”迅速获得市场认可。宁洱优瑞商贸有限公司董事长鄢忠秀介绍,通过与上海方合作打造区域公共品牌,企业销售额实现大幅增长,2025年累计销售额已达4175万元。

“我们将不断完善‘宁碳惠’小程序,拓展碳汇交易应用场景,包括大型活动碳中和、生态司法+碳汇补偿、零碳产品、零碳景区、零碳园区、义务植树以及建设项目使用林地碳汇损失补偿等多个领域,积极倡导并促进碳汇交易,助力乡村振兴。”宁洱县林业科技推广中心负责人潘蕊说。

2024年,宁洱镇化良村通过林下种植滇黄精,每亩增收310元,带动500余人就业,户均增收2000元,形成“碳汇增值+林下增收”双轮驱动模式,拓宽了林农的增收渠道。“我刚开始只种了3亩,现在已经扩大到50亩。”化良村村民朱发春说,化良村良好的气候和生态条件适合种植滇黄精,林下种植的经济效益十分可观,这种发展模式值得进一步推广。

2024年,宁洱县已完成碳汇交易69单,交易金额20.92万元,66户农户获得首批碳汇收益61005元,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上一篇:【县区看台】宁洱县加快建设精品咖啡高质量 ... 下一篇:南方电网云南普洱宁洱供电局对宁洱县宏远路 ...  






主办:中共普洱市委 普洱市人民政府 承办:普洱市融媒体中心
普洱网投稿:puernews@126.com 地址: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茶苑路1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25320150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40004 ICP备案号:滇ICP备11001122号-3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邮箱 jubao@12377.cn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举报邮箱smjidi@126.com 普洱网不良信息举报:0879-2147559
涉未成年专用举报电话:0879-2147559 举报邮箱:smjidi@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