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种养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近年来,普洱市立足生态优势、深挖资源禀赋,通过“党组织+企业+合作社+农户”“村集体经济组织+专业合作社+农户”等模式,促进传统农业从“靠天吃饭”到“科学种养”的跨越,从分散经营到全产业链发展的蝶变,绘就了乡村振兴的斑斓画卷。
普洱网讯(通讯员 游雯敏 刘汝南) 在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九甲镇果吉村,一座腊肉制品加工厂常年飘出浓郁的腊肉香气。成品间内,整齐地挂着一排排色泽诱人的腊肉。
“我们腊肉制品加工厂主营九甲镇当地的生态火腿、腊肉、腊肠等腌制品,2024年生猪加工量达350头,销售额突破180万元。”工厂负责人沙明雨介绍。2022年,在九甲镇党委、政府的牵线搭桥下,镇沅九牧坊农特产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入驻果吉村,将闲置资源改建成腊肉制品加工厂。公司深耕九甲镇火腿、腊肉、腊肠等传统风味的传承和创新,采用“公司+村党总支+村集体+农户”的合作模式,建成标准化腊肉制品加工厂,完善产业链条,提升生态产品附加值,筑牢富民强村的产业根基。
腊肉产业的发展,让果吉村村级集体经济年增收超3万元,带动全镇300户农户与腊肉制品加工厂签订养殖协议。村民通过生猪养殖供应腊肉制品加工厂,实现家门口就业与增收的双赢。此外,腊肉制品加工厂的产品还吸引周边游客慕名采购,激活九甲镇传统美食的新活力,同步推动乡村旅游与经济发展,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近年来,九甲镇紧扣“选品优、加工细、销路广、品牌亮”的发展思路,持续深化腊肉产业链条,强化品牌建设和技术创新,不断提升腌制品市场竞争力。同时,积极探索“腊肉产业+乡村旅游+农业观光”融合业态,打造特色乡村旅游品牌,为持续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释放更多“生态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