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在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方面持续发力,发展壮大特色产业,积极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之路,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如今的江城,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图景正在徐徐铺开。
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许天丽 普东杰 文/图)近年来,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曲水镇高山村土卡河村民小组以村规民约为抓手,积极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实现了从村庄治理到村民自治的转变,走出了一条“以约促治、以文兴村、以旅富民”的特色发展道路。
党建引领,培育文明乡风。高山村“两委”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以农家书屋、党员活动室为阵地,组织开展环境整治、政策宣传、爱心帮扶等志愿活动,将文明新风融入日常。通过举办“文明家庭”“五好家庭”“最美家庭”等评选活动,以身边人、身边事为示范引领,激发村民参与热情。过去,婚丧嫁娶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现象时有发生,如今,通过村规民约的规范与引导,村民主动破除陈规陋习,孝亲敬老、邻里互助已在村内蔚然成风。村规民约不仅规范了村民行为,更凝聚了人心,形成了文明和谐的良好氛围。村民们积极投身村庄环境治理,自觉维护房前屋后卫生,共同营造整洁有序的公共空间。
文旅融合,激活发展动能。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和人文资源,土卡河村民小组以村规民约激发村民产业发展动能,走出了一条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新路子,打造了独具魅力的土卡河“小渔村”。依托节庆活动,开展“打平伙”“曲水镇水上茶马古道文化节暨土卡河泼水节”等活动,不仅拓宽了村民的增收渠道,更让村民的幸福指数节节攀升。村民们还主动运用新媒体平台,通过直播、短视频等方式展示家乡自然风光和特色产品。
如今的土卡河村民小组,村规民约已深入人心,成为村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和行为规范。村民既是乡村治理的参与者,也是乡村发展的受益者。“小渔村”正以崭新的姿态,朝着共建共治共享的美好未来大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