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安全稳定是人民幸福生活的基石。近年来,普洱市致力于构建高效的安全隐患排查机制,严格实施安全宣传教育与安全检查工作,着重关注交通安全、防灾防汛等领域,精心织就一张严密的安全防护网,全力以赴维护社会稳定。
普洱网讯(通讯员 杨媚 刘梦星 文/图)近期,受汛期复杂多变的降雨天气影响,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迅速进入紧急状态,通过日常强化巡查力度、精准落实“1262”预警叫应机制,多管齐下筑牢防汛安全屏障,全力保障全县安全平稳度过汛期。
进入汛期,水利设施是重点风险区,也是防汛减灾体系中的关键环节。“一旦洪水来袭,当溢洪道难以满足泄洪需求时,我们必须果断开启闸门,确保洪水顺利排出。”宁洱县水务局水旱灾害防御办公室负责人朱贵松说,宁洱县县城北面的东洱河、西洱河两座水库是整个县城及周边生产生活用水的重要来源,也是汛期风险较高的库区之一。每年汛期,水务部门都会增加巡查频次,确保两座水库的实时雨量监测的数据真实准确,为平安度汛打牢基础。
朱贵松介绍,在监测雨量数据的同时,还要兼顾库区河道自北向南沿岸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与生态平衡,在日常降雨较少的情况下,会根据水源实际状况,将闸门精准开启3公分至5公分,在汛期需要适时做出科学合理的调整。
宁洱县宁洱镇民主村党总支书记李超说:“平日里,我们会通过微信群向村民宣传水坝泄洪时的避险知识,提前规划应急避难场所。水位紧急上升时,会第一时间通知河道周边住户,确保群众安全。”
此外,在接到气象部门发布“1262”精细化预报后,水务部门、自然资源部门还要负责研判山洪、地质灾害风险影响,并开展山洪、地质灾害风险影响区责任人的提前“叫应”工作。朱贵松介绍,收到预警之后,基层值班人员和所有工作人员都必须以最快速度反应,紧盯各自负责的隐患点,时刻保持高度警惕。而在日常工作中,要重点对溢洪道、输水隧洞、压力管道等关键部位开展全覆盖检查,并定期对库区闸门进行维修养护,及时清理河道淤积物,确保行洪畅通。
为切实提升强降雨、超标准洪水等灾害防范应对能力,宁洱县以责任落实为核心,构建防汛责任体系,目前已明确县、乡、村、组四级防汛责任人共计1348名。宁洱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等部门还全面加强地质灾害隐患、水利设施隐患、重点区域排查和山洪灾害防治的日常监测巡查工作。同时,在汛期前组织开展自然村洪涝地质灾害群众应急转移避险演练,加强应急预案实战演练,确保及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转移危险区域人员。
宁洱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副指挥长祁斌说将严格落实“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检查”的要求,对所有问题隐患进行拉网式排查,对排查出来的问题及时落实包保责任,及时整改,消除隐患,做到万无一失,确保全县平安度过汛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