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时代,照片成为了普通人记录生活点滴的时光胶囊。只需快门轻轻一按,瞬间便成了永恒,在方寸之间静静凝固,封存起一段段时光:那可能是家族间温情脉脉的代代传承,是个人在历史长河中留下的渺小剪影,亦或是平凡日子里不经意间闪耀的奇迹瞬间。让我们一同探寻这些照片背后的故事,唤醒沉睡在相册深处的珍贵记忆,使那些泛黄卷角的片段在当代语境下重新绽放光彩。
普洱日报讯(记者 杨依航 文/图)幼时,曾经营养不良的我,在父母每天清晨的一只蒸田鸡与每周炖的鸽子汤浇灌下茁壮成长为一个圆滚滚的糯米团子。幼儿园的铁碗接着接力,猪油蛋炒饭在夜里闪着金光,米粒裹着蛋碎,像给胃盖了一床油亮的被子。
进入青春期,操场忽然变成刑场,带有恶意的绰号像石子,一颗接一颗砸向这团“糯米”。我开始效仿古人过午不食的苦修,可普洱的美食那么多、空荡荡的胃和身体一同反抗,苛刻的节食之后是不顾一切的暴饮暴食。这样的行为与减肥意志的不一致,我开始焦虑、痛苦,反复修炼一堂名叫减肥的课程。我开始害怕照镜子,不想面对镜子中肥胖的自己,特别是在敏感又爱美的青春期,每次照镜子,恍惚看见无数张嘴在皮下蠕动。我憎恶着自己的身体,厌恶总是减不下肥的自己,并自暴自弃。
而真正让我下定决心减肥的是体检单上一排排向上的箭头。那日我捏着报告单站在医院走廊,忽然听见身体在起义:升高的转氨酶值是肝区传来抗议书,爬三层楼就狂跳的心脏在呐喊,超标的血脂指标让我觉得自己血管里流淌的仿佛都是融化的油。肥胖给我带来的已经不只是心理的自卑,我的身体,也已经被超标的脂肪和沉重的负担压得喘不过气,健康防线拉响了刺耳的警报,我开始接受医生的建议开始科学减肥。
当每日运动成为一种习惯、清淡健康饮食成为日常。我发现我不用每天饿肚子也可以掉秤,即使平台期体重秤上的数字变化缓慢,我的腰围也能给我带来惊喜,甚至体力也变得充沛,曾经沉重的步伐变得轻快,身体仿佛找回了本该属于它的活力。如今体检单成了另类成绩单,甘油三酯数值回到了安全区;内脏脂肪面积也显著下降,回落到健康的参考范围;BMI值从肥胖降到正常。
在走过这段路后才懂得,真正的健康并非源于苦行僧般的苛责,而是在与身体对话、倾听它需求的过程中自然生长。当生命得以舒展,活力自然流淌。而那份动人的美,也绝非尺码所能定义,它悄然降临于灵魂舒展、身心和谐之时,是由内而外,光华自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