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普洱市聚焦民生关切,以“微举措”托举“大民生”,通过打造24小时警民工会驿站、做好退役军人服务和法治宣传工作等举措,将群众的“关键小事”当作“心头大事”,在点滴服务中彰显组织担当,在细微之处传递为民温度,切实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普洱网讯(通讯员 石蕾 文/图)近年来,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凤山镇精准定位退役军人服务站为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的“神经末梢”与“前沿阵地”,扎实推进工作取得实效。
坚持政治强站,强化党建引领。凤山镇将退役军人服务站建设作为夯实基层党建重要工程来抓,充分发挥退役军人“政治坚定、作风过硬”的红色基因优势,目前,全镇共有3名退役军人加入村(社区)干部队伍,17名退役军人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小组长等职务,这支红色队伍将部队管理经验融入村级治理,推行“网格化+党员责任区”管理模式,开展主题党日,常态化做好思想引领,发挥党员先锋作用,确保每位党员都能成为群众的贴心人,成为参与乡村振兴、基层治理各项目标任务的中坚力量。
坚持服务立站,打造温暖之家。凤山镇严格执行优抚优待政策,细致关怀每一位重点对象,实现服务精准到位,通过“一人一档”动态管理机制,为全镇310名退役军人及60名现役军人建立了全面电子台账,实现从“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的转变。同时,按照“一户一策、一人一策、应帮尽帮”的原则,2025年上半年发放优抚对象抚恤和生活补助107人次,为城乡低保对象和年满60周岁的农村籍退役士兵提供生活补助,开展一站式医疗救助22人次,确保关爱帮扶既有力度又有温度。此外,还积极开展“一站式”综合服务,结合重要节日主动走访慰问,为军属及退役军人家属悬挂光荣牌6块,送达官兵立功受奖喜报4份,让他们深切感受到社会的关怀与尊崇。
坚持创新活站,激发治理动能。凤山镇着力拓宽退役军人参与基层治理的渠道,发挥其在矛盾调解中的独特优势,以“兵语”解难题。其中,凤山“橄榄绿调解队”借鉴部队“谈心谈话”制度,成功解决了60余件历史遗留问题,夯实了基层社会治理基础,实现了“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的和谐局面。2025年上半年,动员9名辖区退役军人加入民兵应急分队,积极参与抗洪救灾和护林防火等任务。
坚持传承铸站,弘扬时代精神。凤山镇充分发挥服务站双拥工作主阵地作用,营造尊重退役军人、尊崇军人职业的浓厚氛围。2025年挖掘并表彰了5名符合条件的“兵”支书、“兵”委员、“兵”教师、个体户和网约车司机。同时,利用重要时间节点开展普法宣传、组织招聘会、推送就业信息等活动,还邀请退役军人进校园讲述军旅经历,激励年轻人厚植爱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