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普洱市政协召开“推动全市林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题协商会议。会议指出,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积极探索“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有效路径,着力构建普洱现代化林产业体系。要充分发挥普洱的资源和区位优势,树立工业化、高端化、绿色化、数字化、国际化理念,突出改革破题、链条延伸、创新驱动三大板块,全力推动全市林产业高质量发展。会上通报了全市林产业发展情况,市政协调研组通过人工智能AI通报前期调研情况,7名政协委员及企业负责人围绕会议主题作协商发言,为推动全市林产业高质量发展积极建言献策。现对发言内容进行摘登,以飨读者。
●景谷县政协委员、云景林纸总经理助理、景林公司总经理、云景飞林新材料有限公司代理董事长 王应文
普洱市坐拥全省第一的林地、森林面积及蓄积量,是国家级“现代林产业基地”,基础优势明显。2024年,全市林草产业总产值694亿元,发展空间巨大。
当前,普洱林产业品牌打造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为:品牌意识薄弱、品牌附加值不足、产品质量不稳定、品牌传播力弱等。
建议:一是聚力品牌建设,塑造核心价值。实施品牌强企战略,制定林产品品牌培育专项计划,对创建国家级、省级品牌的企业给予奖励扶持。支持龙头企业整合资源,打造全国性领军品牌,发挥示范效应。打造“普洱林品”区域公用品牌,统一标准、标识和宣传,推动中小企业“抱团出海”。深挖品牌附加值,全面推进森林认证、绿色产品认证,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品牌溢价。加大研发投入,开发高附加值、差异化产品,突破同质化竞争。引入工业设计,提升产品外观、功能性和用户体验。构建严格的质量保障体系,推广全产业链标准化生产,建立可追溯体系,强化质量监管,确保产品品质稳定可靠,筑牢品牌根基。
二是提升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增强产业韧性。强化市场研究与响应,建立林产品市场信息监测与分析机制,及时洞察消费趋势、政策变化、竞争态势,鼓励企业灵活调整产品结构、营销策略,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变化。延伸产业链,提升抗风险能力,重点发展林浆纸·林板家居一体化等精深加工,向产业链高价值环节延伸。探索发展森林康养、生态旅游等第三产业,丰富业态,分散风险。利用电商平台、社交媒体等拓展销售渠道,讲好普洱林产品的绿色故事。优化要素保障与政策环境,创新金融产品,支持企业品牌建设和技术改造。引进和培育品牌管理、市场营销、产品设计等专业人才,确保专业人做专业事。完善林产业园区配套设施,吸引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聚发展,降低成本,提升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