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资讯
时政
热点
问政
公告
时评
党建
视觉
直播
专题
策划


当前位置:普洱网首页 >> 专题库 >>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 >> 正文



李存山:一家三代四人从戎


来源:《云南日报》  时间:2025/07/28/ 10:30 点击:




7月的雨后,清爽舒适。记者来到通海县四街镇的一户农家,见到了身体硬朗的96岁老人李存山。

1941年,12岁的李存山入伍。“我个子小,那时候还没有枪高呢,把枪背在身上另一头就拖在了地上。”李存山说,“因为年龄小,我就在师医院当勤务兵。”1944年,他被编入滇军60军,在21师师部辎重营负责弹药补给。日本投降了,他随部队从个旧出发到越南接受日军投降。

李存山跟随第60军从云南金平、屏边入越,沿滇越铁路推进至河内。“我们接受了日军投降,接收了他们的武器装备,然后又把一些装备交给了胡志明带领的军队。”李存山说。在河内,第60军还利用接收的日寇武器进行了轻武器更新,这些武器装备沿用至解放战争后期,甚至在抗美援朝中仍有使用。

解放战争开始后,李存山所在的滇军(曾泽生部)被编入国民党军第一兵团,驻守长春。1948年10月17日,第60军军长曾泽生率部2.6万余人宣布起义,接受解放军改编。

参加解放军后,李存山被编入50军149师炮兵团,担任1营1连弹药排副排长。“我们南下进入山海关参加平津战役,和平解放北京。然后继续南下,渡长江打到四川、重庆。”

1950年10月,李存山所在的50军首批奔赴朝鲜战场,参加了第一、二、三、四次战役,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创造了多项辉煌战绩。李存山回忆道:“我们在仁川作战,飞机不来轰炸的时候就挖坑道,后来打下板门店,打过‘三八线’,一直打到了汉城。”

1951年1月,汉江阻击战打响。“我们的炮兵阵地在海岸上,把炮口对准大海防止美军从海上进犯,我们在那守了50个日夜。”回忆起当年的惨烈战况,李存山难掩悲伤之情:“我们的炮兵阵地附近驻扎了3个营,为了掩护我们撤退,很多战士倒下了……”

1955年5月,李存山回到通海,成为一名普通农民。1975年,李存山送大儿子李艳德参军入伍。1981年,二儿子李雁清也光荣入伍。兄弟二人入伍后都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部队服役。几年前,李雁清的儿子李俊报考了军校。儿孙们都记着李存山常说的一句话,“作为中华儿女,就要随时准备为祖国作贡献。”

(来源《云南日报》,云南日报记者 王剑钊 原文链接:https://yndaily.yunnan.cn/content/202507/21/content_271603.html)






上一篇:【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抗战中的文艺力量】 ... 下一篇: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 河山之铭——追忆中原 ...  






主办:中共普洱市委 普洱市人民政府 承办:普洱市融媒体中心
普洱网投稿:puernews@126.com 地址: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茶苑路1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25320150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40004 ICP备案号:滇ICP备11001122号-3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邮箱 jubao@12377.cn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举报邮箱smjidi@126.com 普洱网不良信息举报:0879-2147559
涉未成年专用举报电话:0879-2147559 举报邮箱:smjidi@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