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资讯
时政
热点
问政
公告
时评
党建
视觉
直播
专题
策划


当前位置:普洱网首页 >> 专题库 >> 党旗飘扬 >> 正文



【下足“绣花功夫” 建设和美乡村】龙潭乡木化村:深山里的“和美答卷”


来源:《普洱日报》  时间:2025/08/07/ 11:01 点击: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蓝图下,普洱市以人居环境整治为重要切口,探索出一条党建引领、群众主体、多元共治的和美乡村建设新路径。景谷镇创新“五维”工作法压实责任链条,上允镇以网格公示牌搭建精细化治理“神经末梢”等,诠释了从环境整治的“面子”到治理升级的“里子”,从政府主导的“独奏”到干群携手的“合唱”,各族干部群众正以能干实干精神绣出生态美、产业兴、百姓乐的乡村新画卷。

普洱网讯(通讯员  杨亚民)在墨江哈尼族自治县龙潭乡的群山间,木化村山神庙村民小组正悄然焕发出新的生机,书写着新时代和美乡村的生动篇章。

党建引领筑牢振兴根基

山神庙村民小组的振兴之路,离不开坚强有力的党组织作为基石。6名党员成了村里发展的“红色引擎”,将党支部建在蔬菜、茶叶、烤烟等产业链上,每名党员定点联系5至7户村民,成功打通政策落地、矛盾化解的“最后一公里”。

村民自治在这里充满活力。“火塘议事会”上,留守老人、妇女的声音得到充分倾听;乡贤理事会汇聚各方智慧,村庄规划、环境整治等重大决策真正体现了民意;监督小组全程紧盯项目质量,确保每一分投入都用在刀刃上。

产业发力激活乡土资源

山神庙村民小组的产业振兴,深深扎根于土地的馈赠。在“党组织+农户”模式引领下,零散菜地被整合,高山生态番茄、辣椒等优质品种和绿色技术得到推广。2024年,蔬菜产业为村民户均增收约3000元。

茶马古道遗迹被赋予新的时代价值。古驿站、石板路等在精心保护中“苏醒”,马帮故事在村落中流传,一条“古道寻踪”微旅游线路初具雏形。

此外,生态茶园、烤烟、林下中药材、食用菌、生态土鸡等种植养殖业多点开花。截至目前,共有生态茶园183亩、烤烟226亩、牲畜养殖100余头,为村民开辟了多元增收渠道。

生态守护绘就山乡新景

山神庙村民小组的生态之美,在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村庄规划尊重原有山形地貌,村民利用边角地巧妙打造小花园、小果园、小菜园,太阳能路灯照亮蜿蜒村道。一场全民参与的“三清一改”环境整治攻坚战,让村庄告别了脏乱差。“门前三包”责任制和卫生“红黑榜”激发村民的主人翁意识,村民巧用竹篱笆、鹅卵石装点家园。严格保护山林植被,茶园、菜地的生态化管理,有机肥和生物防治技术的推广,让绿水青山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绿色银行”。

和美图景照进百姓生活

如今的山神庙村民小组,一幅和美乡村的新画卷已然铺展。人居环境显著改善,特色微景观与田园风光相映成趣;蔬菜产业初具规模,古道文旅蓄势待发;党组织凝聚力显著增强,村民议事热情高涨,民族团结、邻里和睦蔚然成风。2025年,全组人均纯收入达2万余元,多条增收路径为常住村民,尤其是留守群体打开了家门口致富的大门。

山神庙的实践证明,在广袤的乡村大地上,只要深挖资源禀赋,以党建为引领,以产业为根基,以文化铸魂,以生态塑形,和美乡村的梦想就能在茶马古道的回响中,一步步走进现实。






上一篇:【下足“绣花功夫” 建设和美乡村】磨黑镇 ... 下一篇:【党建引擎点燃乡村振兴新动能】永平镇田园 ...  






主办:中共普洱市委 普洱市人民政府 承办:普洱市融媒体中心
普洱网投稿:puernews@126.com 地址: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茶苑路1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25320150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40004 ICP备案号:滇ICP备11001122号-3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邮箱 jubao@12377.cn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举报邮箱smjidi@126.com 普洱网不良信息举报:0879-2147559
涉未成年专用举报电话:0879-2147559 举报邮箱:smjidi@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