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叠翠,蕴藏致富密码;林下生金,铺就振兴坦途。在普洱市广袤的山林间,一场依托绿水青山的“掘金”实践正蓬勃展开,成为拓宽百姓增收致富渠道的关键抓手。林下种植、养殖盘活了沉睡的林地资源,变“闲置空间”为“致富平台”;优化了种养结构,让“单一产出”迈向“立体经营”;创造了家门口的就业机会,使村民既能“守着青山”,更能“赚得金山”,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绿色动能。
普洱网讯(通讯员 吴江梅 梁婕 文/图)近年来,墨江哈尼族自治县依托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深耕特色产业,全力推动林下种植业持续健康发展。在提升林地综合利用率、拓宽群众增收渠道的同时,推动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协同共进,让“绿水青山”逐步转化为“金山银山”。
走进联珠镇碧连村药材种植基地,苍翠的青山间森林植被层层叠叠,浓密的枝叶挡住了烈日的炙烤,造就了阴凉湿润的环境,成片的黑三七蓬勃生长。“目前,我们已经栽种黑三七近500亩,其中有10多亩可采收。”云南富巴生物药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杨明富说。
碧连村丰富的山地资源和适宜的自然气候,为林下经济提供了天然沃土。2017年,云南富巴生物药业有限公司和墨江县林业和草原局签订协议,租赁联珠镇碧连村大黑箐1030亩国有林地发展林下种植,借助森林的自然遮荫和生态调节功能,让黑三七在接近野生的环境中自然生长。
“黑三七喜阴,腐殖土厚的地方存活率更高。”杨明富说。林下种植黑三七,不仅让闲置林地“活”了起来,更给当地村民带来了家门口就业的好机会。经过多年的实践,基地积累了丰富的育苗、种植、管理经验,不断扩大林下药材种植规模,培养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目前,已带动50余户农户参与种植,种植面积达1000余亩,产值1.5亿元。“我们提供种子、种苗和技术指导,成熟以后按市场价格回收,让老百姓没有后顾之忧。”杨明富说。
近年来,墨江县大力推进生物药材产业发展,林下药材种植品类丰富,涵盖茯苓、重楼、三七、黄精、白及、金银花、砂仁、草果等,种植面积达7680.9亩,共投资12864.9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