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网讯(通讯员 吴叶芊 召芳罕)近年来,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把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摆在突出位置,通过“体系强基、共治聚力、品牌赋能”编织党员志愿服务“三张网”,凝聚基层治理力量,推动党员志愿服务提质增效。
织密“组织体系网”。着力构建完备的志愿服务领导体系与工作机制,制定社区志愿服务制度,明确服务流程和内容。单位党组织和在职党员服务驻在地社区,通过“社区发布+党组织接单+党员服务”的形式,开展服务活动。2025年上半年,社区共发布活动20余个,448人次党员参加服务。同时,推行精准考评,村(社区)制定《党员积分管理制度》,设岗定责,统一发放“积分卡”,设置科学赋分标准,根据事项完成情况和办结满意度综合计分,动态更新党员积分管理台账。每季度公示党员积分榜单,激发党员为民服务的积极性,并将积分结果作为年终评先评优和民主评议党员的重要依据,确保评议精准、导向鲜明。
织密“多元共治网”。围绕“1+N”党群服务矩阵架构,统筹辖区资源,动员各方力量,建成5个“一站式”、多功能城市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打造“幸福食堂”“爱心托管班”等便民设施。全面摸排县内各行各业的党员人才,按人员专业特长分类造册,组建“巾帼互助”“一老一小”等多类志愿服务网格,持续打造党员志愿服务队,在本地实事帮办、政策宣传、组织文化活动等领域精准发力,参与破解基层治理难题。同时,将流动党员纳入志愿服务重点关注对象,建立“1+1”联系制度,由党支部书记、委员负责对接本支部流动党员,“点对点”引导流动党员参与流入地党支部组织的政策宣传、交通劝导、建言献策等志愿服务活动,每季度形成服务反馈,确保流动党员服务“不断线”。
织密“品牌赋能网”。建强活动阵地,联动6个非公企业党组织组建“党建联盟”,为非公党员开展多样化主题党日活动提供优质平台,促进志愿服务提质增效。深化特色实践,5个村(社区)发动党员网格员针对特殊群众生活起居常态化开展关怀行动,成功孵化勐朗镇温泉社区“情暖夕阳”志愿服务、勐朗镇大水井社区“井畔读书”儿童伴学计划等一批暖心、惠民的治理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