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以文化赋能撬动市场、实现流量有效变现,到推动“咖啡+农业+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普洱市在推进文旅产业融合的进程中,深度挖掘生态资源潜力、精心厚植文化底蕴、积极创新服务模式。通过不断丰富“文”的深厚内涵,提升“旅”的独特颜值,全力打造以自然生态为亮丽底色的生态旅游与康养旅游,为全域旅游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活力。
普洱网讯(通讯员 张怡 李婷 文/图)清晨,思茅区思茅街道三家村社区老爪箐村民小组细雨淅沥,研学小院内,思茅区雨桥霞农业有限公司“旅居管家”肖应华正将混着茶香的染料递到游客手中,耐心讲解茶染手作技巧。从古朴老屋到学生艺术作品,从村落历史到民俗传说,游览时,他总能让游客领略“风景背后的故事”。在他心中,自己是老爪箐的“新村民”,是连接游客与这片土地的桥梁,也是当地文化的传播者。
“初到陌生城市,难免茫然,管家耐心引导我们了解当地风土人情,帮我们快速融入。从行程规划到景点讲解,全程贴心服务,还安排了丰富的体验项目,旅行体验远超预期。”昆明游客虎玉梅对肖应华的服务赞不绝口。
肖应华表示,作为旅行爱好者,他能与客户建立情感共鸣。服务中,为客户规划理想路线、解决难题,都让他充满成就感。
三十多公里外的“美丽星村·有风咖谷”,“旅居管家”王晓龙在前台热情接待游客。他主动了解需求,详细介绍村内和客栈情况,根据客人偏好推荐游玩地点,提供细致导览服务,让游客收获舒心惬意的旅行体验。
“我本科读旅游管理专业,得知美丽星村旅游项目与专业对口,就来此成为‘旅居管家’。工作中,向游客推介普洱非遗技艺、特色美食以及咖啡和茶,让更多人了解并爱上普洱,很有意义。”王晓龙说。接待中虽遇各种挑战,但他凭借细心和专业都能一一化解。他认为,“旅居管家”要热情耐心,为客栈塑造良好形象,更要成为游客的贴心人,让他们感受家的温暖。
不同于传统酒店服务员,“旅居管家”是连接游客与当地文化、自然风光、特色体验的桥梁,是“行走的攻略”“贴心的向导”,更是乡村生活的分享者,为游客打造无缝衔接、舒适且有深度的旅居体验。
思茅区人社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董涵介绍,康养旅居产业潜力巨大,思茅区将针对康养旅居企业设立一站式服务,注入政策活力和人才动力。加快制定“旅居管家”服务规范,实施培养计划,开展职业技能提升培训,建立政、校、企三级培训体系,推行“3+N”培养模式,对合格者颁发证书,提升持证上岗率。对符合条件的创业者,给予创业融资、就业奖补和培训补贴等专项扶持。
“旅居管家”是乡村旅游转型的创新样本,体现了“以人为本”服务理念。随着思茅区乡村旅游向个性化、体验式、深度化发展,“旅居管家”这一新兴职业应运而生,他们化身文旅向导,串联山水人文,用热情与专业为旅居故事写下温暖注脚,提升了游客满意度,活化了乡村资源,为村民提供了在家门口就业、实现价值的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