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网讯(通讯员 周有仙)在十三届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委第八轮巡察中,澜沧县委针对村级党组织数量多、分布散、监督力量薄弱等问题,创新“打包集中巡”模式,变“单村作战”为“片区攻坚”,通过整合力量、集中进驻、同步推进,让巡察利剑直插基层末梢,有效破解区域性、系统性问题,显著提升巡察监督质效。
“我们打破‘一村一巡’传统,按地域相邻、问题相似、规模适度的原则,将多个村(社区)‘打包’为巡察单元。”县委巡察办负责人介绍,巡前对“打包”村综合研判,明确共性问题和风险点作为巡察重点。在力量组织上,打破层级和部门界限,统筹抽调县级巡察骨干、职能部门专业人员及乡镇纪检、组织、财务等力量,组建专业化巡察组。采取“集中进驻、片区作战、同步推进”方式,整合监督资源,提高工作效率,减少“熟人社会”干扰。
为精准发现问题,县委巡察机构聚焦区域性民生痛点、集体“三资”管理风险及基层组织建设短板,紧盯教育医疗、养老社保、乡村振兴项目、殡葬领域、惠农补贴发放等关键环节,综合运用“听、查、访、核、比”等方式,对发现的共性问题和群众急难愁盼,建立“集中研判、分类移交、联合督办”机制,强化立行立改、边巡边改。截至目前,十三届县委第八轮巡察完成5个乡镇(街道)42个村(社区)党组织巡察,发现民生保障、政策落实、集体“三资”管理等问题975个,推动立行立改29个,督促建立或完善制度16项。
构建“巡察+村务监督”联动机制。巡察组进驻后召开片区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座谈会,建立信息共享渠道,引导村务监督委员会聚焦重点开展日常监督,及时反映异常情况和群众诉求,激活基层监督“神经末梢”,形成监督合力。
在宣传方面,采取“集中发布、多点覆盖”策略,线上依托县级融媒体平台、“码上巡”平台集中发布巡察公告,明确覆盖行政村名单及问题反映渠道;线下在各村显著位置张贴公告、放置意见箱,利用乡镇“赶集日”开展集中宣传,接受咨询反映。本轮巡察已发布公告780份,覆盖42个村(社区),发放资料6256份,拓宽了问题线索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