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普洱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围绕人民群众在民生保障方面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构建安全保障机制,提高公共服务质效,有效扩大就业创业,助力全国文明城市建设……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普洱网讯(通讯员 边紫璇)今年以来,思茅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以下简称“思茅区人社局”)把职业技能培训作为稳就业、促发展的关键抓手,围绕茶叶咖啡、高原特色农业、文旅康养等主导产业,坚持“群众在哪里,课堂就设到哪里;产业需要什么,课程就教什么”,截至7月底,已高质量完成各类职业技能培训33期,1542人。
培训跟着学员走。“百日行动”期间,思茅区人社局充分发动乡镇、村组力量,全面摸排劳动力就业底数、培训意愿,根据报名学员工种类型、居住或办公地点,把技能课堂搬到群众“家门口”,就近就地开展技能培训21期1021人(其中脱贫劳动力768人),SYB创业培训3期75人(其中脱贫劳动力14人),“项目制”培训9个班次446人,真正帮助群众实现“出家门、进课堂、掌技能、快就业”。
课程围着产业转。将培训工种设置与本地“茶、咖、农、药、旅”等特色优势产业需求紧密结合,开设咖啡师、咖啡种植、茶艺师、生态茶园管护、中药材种植、保健按摩师等专项课程,为区域产业升级储备“实用性”人才资源;同时开展网络创业培训,把直播带货、电商运营等新业态送进乡村,实现“从种植端到加工端、从服务端到销售端”的全链条覆盖,助力产业链延伸、价值链升级。
宣传动员抓重点。精准锁定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脱贫劳动力、高校毕业生、城镇登记失业人员等重点群体作为培训宣传动员对象,将培训资源向最需要的群众倾斜,做到“应培尽培、愿培尽培”。通过“岗位需求+技能培训+技能评价+就业服务”四位一体模式,抓实培训成果转化及长期跟踪问效,培训后学员就业创业意愿、岗位匹配度、创业成功率显著提升。
目前,新一轮政府补贴性培训已启动,思茅区高原特色农业文旅产业技能提升专项行动正加快推进,预计8月底将新开保育师、养老护理员、民宿客栈服务、中草药种植与加工、无人机植保等培训班次,年内将再为区域产业发展输送持证从业者一千余人。
思茅区人社局持续深化“培训+产业+就业”融合发展路径,让劳动者技能更强、产业动能更足、就业饭碗更稳,为乡村振兴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人才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