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进程中,普洱市进一步找准党建引领产业发展新路子,积极加快培育新兴产业,推动特色产业提速发展,涌现出一批具有示范意义的基层实践典范,生动诠释了在党建引领下,党员带动、群众参与发展的良好局面,营造了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
普洱网讯(通讯员 鲍茜茜 文/图)眼下,正值姬松茸成熟的时节,在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勐朗镇大平掌村、勐滨村和罗八村的567个“小黑棚”里,一朵朵姬松茸破土而出,圆润饱满、错落有致,犹如一把把撑开的小伞,成为了周边村民的“致富伞”。
走进勐朗镇姬松茸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工厂,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菌香,村民们手脚麻利地处理着刚从棚内采摘的鲜嫩菌菇,削去菌根上的泥土,然后进行清洗、烘干、封存。
近年来,勐朗镇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优势,依托当地气候、地理优势,大力发展姬松茸产业,成立食用菌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党员示范引领,以“党支部+收购商+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由合作社与企业签订种植管理和回收合同,统一生产计划、统一技术标准、统一菌种供应、统一指导服务、统一收购销售、统一使用品牌。2025年,在大平掌村、勐滨村和罗八村3个村的6个村民小组建起567个大棚,预计全年可收获姬松茸1000吨,预计可实现农民增收450余万元。
“一人富不算富,乡亲们一起富才是富。”大平掌村党总支书记、村民委员会主任张扎莫介绍,大平掌村通过成立合作社,以“党支部+收购商+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发展姬松茸产业,提供就业岗位,带动群众增收致富,也让企业获得了实实在在的效益,进一步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
姬松茸种植户勐滨村团山村民小组村民张大介绍起自家的收成时,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我家去年种了5棚姬松茸,产量40余吨,收入20多万元。今年我继续种植5棚,从第一茬的产量看,今年有望继续增收。”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对姬松茸产业的信心。
勐朗镇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优势,以党支部为纽带,发挥企业优势,推行统一良种、统一技术、统一销售的“三统一”种管经营模式,优化整合技术能人、土地、资金等生产要素,确保群众的姬松茸能种得出、长得好、销路广。下一步,勐朗镇将进一步完善产业链,让姬松茸持续鼓起群众“钱袋子”,为乡村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