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资讯
时政
热点
问政
公告
时评
党建
视觉
直播
专题
策划


当前位置:普洱网首页 >> 专题库 >>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 >> 正文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丨王崇实:少年怀国志 热血铸英魂


来源: 新华网  时间:2025/08/14/ 11:51 点击:




原标题:王崇实:少年怀国志热血铸英魂

“我有牺牲的精神不可捐。”这闪耀着青春蓬勃朝气的诗句,是时年21岁的共产党员王崇实在1936年写的,这正是王崇实短暂人生的光辉写照。

这是王崇实像(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王崇实,1915年出生于蓟县门庄子(今天津市蓟州区官庄镇门庄子村)一个书香家庭。他的父亲王秀冬在村里义务教书,是一位深受五四运动新思想的影响、主张教育救国的爱国人士。耳濡目染下,少年王崇实逐渐成长为一位忧国忧民、思想进步的革命青年。

王崇实的侄子王新增介绍,王崇实尤其喜欢文学,爱看革命书刊,从十多岁就开始写童话,后来又尝试写小说和诗歌。他写的《麦田里的风波》用散文形式描写拾麦穗的穷孩子和地主儿子斗争的故事,正是他组织穷孩子拾麦子的亲身经历。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在北平师大附中读书的王崇实和同学们一起参加了反帝大同盟。他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抗日活动,因此被学校开除学籍。回到老家的王崇实没有停下参加革命活动的脚步,为躲避地方反动政权的抓捕,他辗转到唐山赵各庄煤矿的中学求学,边上学边开展革命工作,在18岁时加入中国共产党。

不久之后,王崇实再次被学校开除,党组织指派他到林西、古冶一带从事工运工作。没有收入来源,他就以拾煤核、做小工为生,在此期间,他多次组织工人举行反抗日本侵略者的罢工活动,活动范围逐渐扩大。

1936年,王崇实回到蓟县家乡,先后在别山镇和朱华山村以教书为掩护从事地下革命活动,并经常自编教材对少年儿童进行启蒙教育。

全民族抗战爆发后,蓟县县委组织掀起大规模群众抗日救国运动,王崇实在蓟县从东向西再向南开展工作,足迹几乎遍及蓟县城乡,在多地建立起党的组织。因为他活动能力强、工作积极主动,逐渐成长为当时冀东西部的党员骨干。

1938年4月,王崇实参加了蓟县县委在盘山千像寺召开的武装暴动筹备会议,时年23岁的王崇实被中共河北省委任命为蓟县县委书记。

冀东抗日武装暴动开始后,王崇实和多位骨干一起组建了抗日联军第五总队并担任政治主任。7月底,王崇实带领暴动队伍配合八路军第四纵队和其他抗联队伍攻克蓟县县城。战斗中,他总冲锋在前。王崇实常对新党员说:“共产党员为革命,应该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要抗日就不要怕牺牲。”

1938年8月16日,王崇实率领暴动队伍配合冀东抗联洪麟阁部攻克了玉田县城,在率部返蓟途中,在别山镇与日军部队遭遇,双方展开激烈战斗。在突围中,为争夺制高点,王崇实身先士卒,勇猛冲杀,吸引敌人火力,被围部队成功突围,王崇实却在战斗中不幸中弹牺牲。

2015年8月,王崇实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二批6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如今,王崇实烈士的墓碑就矗立在天津盘山烈士陵园的苍松翠柏之间,泛黄的照片和革命遗物静静摆放在展厅中。每逢清明节,都会有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少年到这里瞻仰。

“王崇实烈士在短短23年的生命历程里践行着红色信仰,也让‘为理想奋不顾身’更加具象。”天津盘山烈士陵园讲解员刘雅倩说,王崇实烈士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家国大义”从来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危难时挺身而出的担当。

“我希望能通过我的讲解,让王崇实烈士身上的家国情怀,浸润孩子们的成长之路。”刘雅倩说。(尹思源)






上一篇:滇缅公路珍贵档案首次发布①|筑路:千难万 ... 下一篇: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丨佟麟阁:一腔热血荐轩 ...  






主办:中共普洱市委 普洱市人民政府 承办:普洱市融媒体中心
普洱网投稿:puernews@126.com 地址: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茶苑路1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25320150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40004 ICP备案号:滇ICP备11001122号-3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邮箱 jubao@12377.cn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举报邮箱smjidi@126.com 普洱网不良信息举报:0879-2147559
涉未成年专用举报电话:0879-2147559 举报邮箱:smjidi@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