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近年来,普洱市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通过打好“惠民生、兴文化、谋产业”组合拳,凝聚民族团结强大合力,打造多民族共融共富的发展新图景。
普洱网讯(通讯员 石芮 文/图)清晨的薄雾还未散尽,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东回镇东岗振芬茶叶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茶园里已经开始忙碌起来。拉祜族妇女郭娜袜挎着竹篓,一边熟练地采摘,一边用拉祜语哼唱着悠扬的山歌;不远处,合作社负责人王家振正蹲在地头,仔细查看茶树的生长情况,不时和旁边的小伙讨论着茶树的栽培技巧。
这幅生机盎然的茶园图景,正是东回镇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在田间地头结出的硕果。王家振的初衷朴素而坚定:“东回山好水好,各族兄弟姐妹都有种茶的基础,单打独斗路子窄,抱团取暖才能让茶香飘得更远。”在他的带动下,一个凝聚着汉族、拉祜族、哈尼族等茶农智慧和力量的合作社应运而生。
“共富”从来不是一句空话。合作社成立伊始,就把“共享”刻进了骨子里。从茶园管护、茶叶采摘到毛茶加工,王家振针对每个关键环节都进行了细致讲解和实操指导,确保各族社员都能掌握技术要点,实现技术共享。不仅如此,合作社还推行资源共享,统一引进优质茶苗、有机肥料,着力打造无公害、有机、绿色生态茶园,让所有社员的产品都能卖出好价钱。针对小农户销路难的问题,合作社坚持渠道共享,主动对接市场,并以高出市场价40%的价格收购社员茶叶鲜叶,解决了茶农“种得出,卖不掉”的后顾之忧。
实实在在的收益,成为联结各民族社员最牢固的纽带。拉祜族社员李扎儿感触颇深:“2010年,我是村里第一批加入合作社种茶叶的人。看到发展前景好,我就带着村里36户乡亲一起加入了合作社。入了社,技术有人教,销路不用愁,日子越过越红火。现在大家都盖了新房子、买了小汽车。”据了解,2024年,合作社社员户均收入已稳超万元。
东回镇山坳里的这缕“共富”茶香,正飘进越来越多人的心里。它不仅仅是一杯生态好茶,更是东回镇各族儿女像石榴籽般紧密相依,在绿水青山间共绘乡村振兴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