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普洱市紧扣民生需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全力开展农村道路抢险保通工作,保障出行安全;推进蚊媒传染病防控,共建“无蚊”家园;以“三字诀”织密工伤保险网,筑牢保障防线。这些举措,从健康守护到权益维护,全方位提升百姓生活质量,让普洱人民切实感受到民生改善带来的幸福感与安全感。
普洱网讯(通讯员 边紫璇)近年来,思茅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以下简称“思茅区人社局”)持续推进“广、准、稳”工伤保险提质增效行动,通过一张几十元的保单、一套“三字诀”实现服务闭环,为思茅区8万余名参保劳动者织密“保得起、认得准、赔得稳”的工伤保险安全网。
覆盖更“广”,“小保单”守护安全。过去,建筑业等高风险行业因项目分包链条长、人员流动大,工伤保险参保率低,一旦发生事故,容易陷入“追责马拉松”。如今,建筑施工企业按建设项目为单位参保,并按照项目工程承包合同总价金额的千分之一计算缴纳工伤保险费。思茅区人社局通过持续扩面宣传,积极对接住建、卫健等部门,根据动态更新的新开工项目清单主动对接,推进新开工项目“出生即参保”。2025年,全区建筑业等高风险企业参保78家,较去年新增47家,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达80637人。“一次性缴费,能保到项目竣工验收,算下来一人就几十块钱,工人更安心,对项目的管理也更信任了。”云南建投第一建设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表示,该公司承建的思茅区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共缴纳工伤保险费5万余元,覆盖劳动者600人。
认定更“准”,“硬机制”守护权益。思茅区人社局持续完善工伤认定机制,对死亡、重大、疑难案件实行“双证调查+集体会商”,指派2名以上持证工作人员现场核实,认定小组集体讨论决定;一般案件均经由初审、复核、签批,层层把关,确保结论经得起复议、诉讼检验。所有案件统一录入云南省工伤认定平台,系统节点自动预警,法定期限内100%办结。“今年以来,165件工伤认定申请全部办结,没有出现一件超期、错认。”思茅区人社局社会保险管理股负责人刀发清介绍道。
待遇更“稳”,“三道闸”守护安心。自全区实现联网结算以来,工伤职工在定点医院门诊治疗及住院治疗等所产生的费用,可以直接在医院结算、报销,待遇支付更加高效、透明。思茅区人社局严守资金统筹、发放流程、风险防控“三道闸”,确保每一笔工伤保险待遇按时、足额、直达工人账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