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日报讯(记者 徐一丹 卢亚南 文/图)“从2019年返乡创业时的‘摸不着头脑’,到现在每月稳定盈利,多亏了创业小镇的扶持。”在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整董镇,返乡青年路璐的傣族服饰店里,融合传统纹样与现代剪裁的傣装深受游客喜爱。这生动的一幕,正是整董创业小镇激活创业活力、助推乡村振兴的真实写照。
2024年11月,整董创业小镇成为普洱市A级创业小镇。依托相关创业政策,当地聚焦“产业、服务、人才”三个关键领域,为创业者搭建起一个圆梦平台。2024年以来,小镇新增创业主体35户,带动220余人就业。截至2025年6月底,总创业主体已达125户,带动就业788人。通过实施企业奖补办法,12个优质项目成功落地,不仅填补了当地业态空白,更形成了“创业带动就业”的良性循环。
“缺资金有创业贷款,缺技能有免费培训。”整董创业小镇服务中心负责人肖应超的话,道出了小镇为创业者保驾护航的务实举措。2025年以来,小镇已发放创业贷款380万元,32名创业导师组成“智囊团”,开展电商运营、民宿管理等培训15期,覆盖354人次。从项目审批到包装设计,“一站式”服务为98户创业者解决了实际难题,让“办事不求人”成为这里的常态。
创业之路并非坦途。“刚开始最难的是打消村民顾虑和盘活闲置空房间。”肖应超表示,如何让闲置的傣家院落“活”起来,是整董创业小镇服务中心面临的挑战。为此,中心从一开始就坚持保护传统风貌的原则,在保留传统木质结构的基础上,手把手指导村民优化经营模式,并组织大家外出学习卫生管理和服务技巧,让传统院落焕发新活力。
村民玉刚的“傣咖”小店,便因此发生了蜕变。“我早就想开咖啡店了,虽然之前一直在广场摆摊卖凉拌,但心里总惦记着这事儿。”玉刚笑着说,今年6月,她向创业小镇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表达了想法,“从构思到落地就一个月,他们不光提供资金支持,还指导了装修,啥都不用愁。”如今,曾经闲置的空房间已变身窗明几净的“傣咖”,木质桌椅配着傣族织锦靠垫,墙上挂着傣纸装饰画。“下一步我还想做自己的咖啡豆品牌。”玉刚的话语里满是憧憬。
玉刚的底气,源自整董创业小镇的“全链条”服务。“我们进行统一规划,重点扶持,既帮老商户升级,也带动新商户起步。”肖应超介绍,一个个特色项目在整董创业小镇的助力下不断成长。
从政策扶持到平台搭建,从本土培育到外部引进,整董创业小镇正以蓬勃的活力,成为驱动乡村振兴的“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