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普洱市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文化底蕴,通过和美乡村建设这一举措,不仅显著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使得乡村面貌焕然一新,提升了乡村的整体颜值和吸引力,更在此基础上深入挖掘丰富的自然资源,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为百姓增收致富开辟了多元化的新路径。
普洱网讯(通讯员 罗成臻 王梓骁 文/图)田野稻花飘香,村路宽敞平坦,民居古色古香……这是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和美乡村建设的生动印证。
2025年,镇沅县和美乡村建设项目共涉及7个乡(镇)、20个行政村、50个村民小组,总投资1625万元。项目建设聚焦乡村建设短板弱项,重点抓好农村厕所革命、“两污”治理、村庄风貌、绿美乡村、基层治理等工作。
“以前这里有猪圈、牛圈、鸡圈,通过和美乡村建设后,变成了一个小花园。”勐大镇勐统村大仓村民小组村民杨明荣说。镇沅县坚持将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先手棋”,通过建设到户污水收集管网和终端处理设备,构建起一套完善的污水处理系统,有效解决了农村污水排放问题。同时,统筹农村田园风貌保护和道路硬化、环境整治等工作,不仅提升了基础设施完备度和人居环境舒适度,也留住了乡景、乡味、乡愁。
要“颜值”也要“产值”,镇沅县充分挖掘和美乡村的自然生态、历史文化等资源,发展庭院经济、生态创意农业和乡村休闲康养旅游等产业,做活“绿美+经济”创收文章。
在大仓村民小组的14亩葡萄采摘园里,碧绿的葡萄挂满了枝头。葡萄种植基地负责人杨永说:“经过和美乡村建设,村子越来越漂亮,游客也越来越多,我家卖葡萄一年就有20多万元的收入。”
中午时分,在恩乐镇团结村丙竜田村民小组经营农家乐的王富萍,走进自家菜园采摘豆子、青菜等,准备为游客烹制一桌新鲜佳肴。“现摘的蔬菜、瓜果深受游客青睐,这块空地改造成小菜园后,不仅美观,还很实用。”王富萍说。在和美乡村建设中,恩乐镇团结村依托区位优势,精心构建了“特色种植+生态养殖+农旅融合”多元产业格局,培育标准化农家乐11家,组织农户在房前屋后打造30多个“微花园”“微果园”“微菜园”,推出应季水果、蔬菜采摘等体验式旅游产品,让市民在繁忙之余尽享“采菊东篱下”的田园之乐,拓宽了群众的增收渠道。
山水为韵,治理为要。镇沅县将和美乡村建设和基层社会治理深度融合,深化平安法治乡村建设,开展矛盾纠纷预防和“一站式”化解;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深入推进移风易俗,组织“最美家庭”“星级文明户”评选等活动,涵养文明乡风;把“和”的理念贯穿工作始终,充分尊重群众主体地位,广泛凝聚共识。
如今的镇沅县,一个个有山有水、和睦安宁的和美乡村新貌愈加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