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资讯
时政
热点
问政
公告
时评
党建
视觉
直播
专题
策划


当前位置:普洱网首页 >> 专题库 >> 网络中国节 >> 七夕 >> 正文



宁洱县青年职工解锁七夕交友新体验


来源:《普洱日报》   时间:2025/09/03/ 11:19 点击:




普洱网讯(通讯员  董建华  罗翔  张芸源)近日,以“会聚良缘七夕鹊桥茶马驿站牵手那柯里”为主题的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2025年青年职工七夕交友联谊活动在那柯里茶马驿站景区甜蜜举行,让单身青年职工参与了一场兼具文化味与浪漫感的交友活动。

活动中,来自全县各单位的60余名单身青年怀揣着对爱情的期待齐聚那柯里,通过“缘分一线牵”“鲜花接力”“爱的抱抱”等游戏,齐心协力、紧密配合,在此起彼伏的欢笑声中增进交流、消除距离。


习俗

七夕,原名乞巧节。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后来的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唐朝王建有诗说“阑珊星斗缀珠光,七夕宫娥乞巧忙”。据《开元天宝遗事》载:唐太宗与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宫夜宴,宫女们各自乞巧,这一习俗在民间也经久不衰,代代延续。

“七夕”最早来源于人们对自然的崇拜。从历史文献上看,至少在3000多年前,随着人们对天文的认识和纺织技术的产生,有关牵牛星织女星的记载就有了。人们对星星的崇拜远不只是牵牛星和织女星,他们认为东西南北各有七颗代表方位的星星,合称二十八宿。

(来源:中国文明网,原文链接:http://www.wenming.cn/wmdjr_299/7x/)






上一篇: 下一篇:普洱市2025年七夕文明实践主题示范活动 ...  






主办:中共普洱市委 普洱市人民政府 承办:普洱市融媒体中心
普洱网投稿:puernews@126.com 地址: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茶苑路1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25320150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40004 ICP备案号:滇ICP备11001122号-3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邮箱 jubao@12377.cn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举报邮箱smjidi@126.com 普洱网不良信息举报:0879-2147559
涉未成年专用举报电话:0879-2147559 举报邮箱:smjidi@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