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网讯(通讯员 董建华 罗翔 张芸源)近日,以“会聚良缘七夕鹊桥茶马驿站牵手那柯里”为主题的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2025年青年职工七夕交友联谊活动在那柯里茶马驿站景区甜蜜举行,让单身青年职工参与了一场兼具文化味与浪漫感的交友活动。
活动中,来自全县各单位的60余名单身青年怀揣着对爱情的期待齐聚那柯里,通过“缘分一线牵”“鲜花接力”“爱的抱抱”等游戏,齐心协力、紧密配合,在此起彼伏的欢笑声中增进交流、消除距离。
习俗
七夕,原名乞巧节。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后来的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唐朝王建有诗说“阑珊星斗缀珠光,七夕宫娥乞巧忙”。据《开元天宝遗事》载:唐太宗与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宫夜宴,宫女们各自乞巧,这一习俗在民间也经久不衰,代代延续。
“七夕”最早来源于人们对自然的崇拜。从历史文献上看,至少在3000多年前,随着人们对天文的认识和纺织技术的产生,有关牵牛星织女星的记载就有了。人们对星星的崇拜远不只是牵牛星和织女星,他们认为东西南北各有七颗代表方位的星星,合称二十八宿。
(来源:中国文明网,原文链接:http://www.wenming.cn/wmdjr_299/7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