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网讯(通讯员 柴婧 沈洪映 罗桑 毛佳月 文/图)近日,墨江哈尼族自治县联珠镇的千亩万寿菊迎来盛花期。光伏阵列间,金色花海如波浪涌动;梯田坡地上,朵朵繁花金光遍野。村民手指上下翻飞,忙着采摘万寿菊,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走进联珠镇栖马村村民朱荣飞家的万寿菊种植基地,深蓝色的光伏板整齐排列,光伏板下朵朵金色的万寿菊竞相绽放。朱荣飞和家人穿梭其间忙着采摘今年第一茬花,不一会儿,沉甸甸的背篓里就装满了丰收的成果。
“我们在光伏板下试种了30亩万寿菊,长势不错。不仅有万寿菊的销售收入,光伏项目还能拿到补贴,收入挺可观。”朱荣飞高兴地说。
据了解,栖马村于2024年引进光伏项目后,一直在探索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的新路径。2025年,创新实践农光互补模式,在确保光伏板获得充足光照高效发电的同时,充分利用光伏板下的闲置空间规模化种植万寿菊,实现土地立体化利用。
“今年,栖马村种植万寿菊接近500亩,光伏板下种植160亩,亩产可达3000公斤,预计总产量超过1750吨,带动150户农户户均增收超3500元。”栖马村驻村第一书记佘红明说。
与此同时,联珠镇高寨村、癸能村等地的万寿菊种植基地里,同样迎来丰收盛景。连片的金色花田间,村民们俯身采摘、小心装篓,动作娴熟而有序。基地在延续传统种植优势的基础上,通过精细化管理持续提升万寿菊的品质与亩产效益,让传统种植模式焕发新活力。
“联珠镇万寿菊从露天种植到光伏板下种植,核心是有效利用土地资源,让土地多‘产金’、农民多挣钱。在种植过程中,我们积极引进龙头企业,采取‘公司+党支部+农户’的模式,与农户签订保底收购协议,设立15个相对集中的收购点,确保农户种得好、卖得出、收益高。”联珠镇党委副书记王成勇说。
近年来,联珠镇坚持把发展特色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基地”联动模式,推动万寿菊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迈进。2025年,全镇种植万寿菊4537亩,预计年总产量达1.5万吨、实现总产值2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