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日报讯(记者 于飞/文 普洱市第一中学/图)近年来,普洱市第一中学根据普洱市教育大会精神和《普洱市关于加快推进教育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十条措施》,团结带领全校上下明确目标、形成共识、重点突出、责任清晰、有序推进。2025年,是云南新高考首考之年,普洱一中有921名学生参加6月高考,特控上线641人,同比增加220人;本科上线891人,同比增加69人;600分以上112人,同比增加57人;全市历史类、物理类最高分均出自市一中,其中历史类1人进入全省前50名,2人进入全省前100名。普洱一中向普洱教育交上了一份合格答卷,走出了一条高中教育的破局之路。
完善机制,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推进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改革。学校党委会及时组织传达学习《关于建立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有关文件,引导全体教职工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工作上来;成立以党委书记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专题研究部署,制定方案,明确责任领导、责任科室、责任人和完成时限,推动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各项工作的落细落实;推进《普洱市第一中学党委抓教育教学“一挂四联”工作方案》,抓好年级管理、教研备课、复习备考、教师成长等工作,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
建强队伍,关心教师职业发展,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制定《普洱市第一中学新入职教师跟踪培训方案》,通过外派学习、校本培训、“青年教师培训班”“青蓝工程”、跟岗培养等形式对新教师进行专题培训,促进新入职教师思想政治和教学业务“双提升”;鼓励教师进行教学研究,提升市级立项课题研究水平,近四年共立项37项;制定《中共云南省普洱市第一中学委员会“三名工程”实施方案》,通过组织寒暑假继续教育学习、中考高考研讨会、赴名校学习交流、国培项目等方式拓宽教师视野,提升创新思维和应对新高考的能力,并鼓励教师积极申报名师工作室、省市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推进名师基地建设工程。2024年,17人获得省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称号,18人入选云南省基础教育学科专家库。积极引进教育人才,2023年9月至2024年9月,引进部属师范大学、双一流高校、省属重点师范大学毕业生29人,2025年申请继续引进教师49名、争取引进教师不少于40名。
营造氛围,加强校本资源开发,营造学校良好学习氛围。积极推进课程改革,构建多元化、科学化的课程体系,制定《普洱市第一中学校本拓展型课程实施方案》和《普洱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度校本课程开发指南》,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构建校园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凝聚家校共育合力,形成具有一中特色的师生心理健康关爱体系,实现教育关爱“应帮尽帮”、教育责任“应保尽保”;加大对教育设施设备的投入,高中所有班级建成“智慧课堂”,提升改造运动场,更新校园监控安防系统等;美化校园环境,获评省级、市级“绿美校园”,教师能够在优美的校园中聚精会神抓好教学,学生则能心无旁骛努力学习,绽放属于自己的精彩。
推动实践,推动教育教学精细化管理实践,推进教研系统化提质增效。建立和完善教学督查制度,督查室每周根据工作安排对课堂教学、集体备课进行督查,一周一反馈,反馈结果直接报校长掌握;充分发挥备课组的集体备课作用,抓实备课组教研活动,规范教研流程、内容,强化集体备课实效,突出分层分类教学实效,对毕业班教师队伍加强建设,配强培优教师组合;发挥学校学术委员会指导作用,建立奖励教科研支持机制,探究和规范课堂教学流程,每周两次的集体教研活动,重点抓集体教研、集体备课和试题研究,实现高效课堂、提升竞赛辅导水平。2023年,学生获得国家级奖项18人次、省级奖项213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