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资讯
时政
热点
问政
公告
时评
党建
视觉
直播
专题
策划


当前位置:普洱网首页 >> 专题库 >> 办实事 解民忧 >> 正文



【多举措促就业 激活发展新动能】宁洱县:就业帮扶车间让村民在家门口端稳“饭碗”


来源:《普洱日报》  时间:2025/09/15/ 10:35 点击:




就业是民生之本,更是经济发展的“压舱石”。近年来,普洱市始终把稳就业、促增收作为重中之重,以产业为基、以技能为翼、以服务为桥,多举措促就业,让群众端稳“饭碗”,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普洱网讯(通讯员 廖琴 杨廷荣 张芸源)近年来,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分布在各乡(镇)村落的就业帮扶车间,以“产业扎根乡土,岗位送到家门”的暖心服务,从政策扶持“输血”到产业发展“造血”,成为群众就地就近就业、稳定增收的坚实依靠,为全县务工需求注入持久动能。

在同心镇石膏井村的宁洱丰科源水果厂帮扶车间,机器运转声此起彼伏,工人们正有条不紊地对收购来的新鲜火龙果进行切片、装盘、烘干,呈现一派繁忙的生产景象。作为当地重点就业帮扶车间,该车间不仅通过外购水果开展加工生产,满足企业发展需求,更精准瞄准群众务工顾家两难的实际问题,为周边村民搭建起家门口的就业平台。

“自建厂以来,我和老公就在厂里打工,工资最高的时候一个月能有五六千元,比去外地打工好,务工顾家两不误。”石膏井村村民王有晓的话语里满是对这份工作的认可。同村的刀金波也深有感触:“以前为了顾家没机会外出打工,家里的收入全靠老公一个人支撑。现在,我来这里上班,每个月能稳定拿到三四千元工资,还能照顾家里,心里特别踏实。”

宁洱丰科源水果厂管理人员唐宗玉介绍,车间成立之初便将带动当地群众就业、助力增收作为核心发展目标。考虑到部分群众因家庭、地域等原因难以外出务工,车间特意降低就业门槛,优先吸纳周边有就业意愿的劳动力,并提供免费技能培训,帮助大家快速适应岗位。“每年3月到7月是水果加工的旺季,最多一天有50至60人上班,所有员工都是附近的村民。厂里实行计件工资,手脚麻利的员工一个月工资能超过五六千元。仅去年一年,工厂发放的工人工资总额就达100万元。”唐宗玉说,作为同心镇的就业帮扶车间,下一步,工厂将扩大规模,吸纳更多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两不误。

据介绍,该水果厂自2023年6月建厂以来,辐射范围已从石膏井村延伸至同心村、那勐勐村、大凹子村等周边村落,稳定带动上百名村民增收,成为宁洱县“公益性岗位+就业帮扶”模式的典型代表。

不仅车间里就业氛围浓厚,田间地头同样充满增收活力。在同心镇同心村蛮蚌村民小组李成伟的生态种植养殖家庭农场,五六名村民正分散在不同地块,有条不紊地忙着翻地、施肥、盖膜,一派热火朝天的劳作景象。现在正是农场秋季南瓜种植的关键时节,也是周边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务工增收的“黄金期”。

农场负责人李成伟介绍,目前农场已发展辣椒、红薯、魔芋及中药材种植110亩,此次专门流转了15亩土地种植南瓜,从翻地到盖膜全程需人工操作,仅种植阶段就提供近20个务工岗位。“今天因为下雨,用工量相对少一些,要是赶上辣椒采摘旺季,一天最多能有30多人在农场干活,去年一年,工人工资就支付了十五六万元。”李成伟介绍,预计今年种植的15亩南瓜丰收后,不仅能为农场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在南瓜采摘期还能再带动一批村民务工,让大家实实在在共享产业发展“红利”。

据统计,宁洱县共有就业帮扶车间16家,累计吸纳劳动力673人,其中脱贫劳动力(含监测劳动力)109人。为进一步激发帮扶活力,当地积极落实就业帮扶政策,规范使用补助资金,鼓励企业吸纳脱贫人口就业。截至目前,已为7家就业帮扶车间申请吸纳就业奖补19.59万元。如今,就业帮扶车间的帮扶模式在宁洱县持续焕发生机,既解决了群众的就业难题,又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民生温度。






上一篇: 下一篇:【多举措促就业 激活发展新动能】澜沧县东 ...  






主办:中共普洱市委 普洱市人民政府 承办:普洱市融媒体中心
普洱网投稿:puernews@126.com 地址: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茶苑路1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25320150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40004 ICP备案号:滇ICP备11001122号-3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邮箱 jubao@12377.cn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举报邮箱smjidi@126.com 普洱网不良信息举报:0879-2147559
涉未成年专用举报电话:0879-2147559 举报邮箱:smjidi@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