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网讯(通讯员 刘奕麟)“学校食堂经费是怎么管理的?列支了哪些项目?”“学生学费收缴是否留存凭证?”日前,西盟佤族自治县纪委监委驻县教育体育局纪检监察组在深入县内学校开展监督检查时向学校相关负责人询问。近年来,西盟县将清廉学校建设与党风廉政工作、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有机融合,推动思政清明、行政清廉、教风清正、学风清新、校风清净。
西盟县纪委监委立足“监督的再监督”职责定位,重点围绕责任落实、师德师风建设、校园内外安全管理、教育费用收缴等重点环节,充分发挥派驻监督“探头”作用,构建“日常监督+专项监督+提醒监督+监督‘回头看’”的工作格局,紧盯重点人、重点事。
同时,督促被监督单位梳理制定工作“任务图”,实现工作“清单化”、任务“具体化”,采取单位自查、听取汇报、查看资料、对照检查等方式,以查促纠、以查促改,压实教育部门主管责任。规范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通过早提醒、早预防、早警示,精准查找县域学校在廉洁从教工作中存在的短板和漏洞,逐一督促推进问题解决,不让清廉学校建设“打折扣”。
此外,根据教育系统的工作性质和业务特点,紧盯廉政风险点,督促被监督单位全面梳理学校教育管理方面的“小微权力”,查找问题隐患、薄弱环节和工作盲区,制定完善廉政风险防控措施和制度机制;制发并签订廉洁自律承诺书,抓实抓好讲廉政课、读廉政书、看廉政片、观廉政展等活动,营造风清气正的教育生态和育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