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资讯
时政
热点
问政
公告
时评
党建
视觉
直播
专题
策划


当前位置:普洱网首页 >> 云资讯 >> 正文



普洱市生态茶园提质增效技术应用取得新突破


来源:《普洱日报》  刘绍容 时间:2025/09/15/ 10:47 点击:




普洱日报讯(记者 刘绍容 文/图)日前,普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云南农业大学合作的普洱市生态茶园提质增效技术集成与应用项目荣获云南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茶树嫁接主要有4种方法,我先示范高砧嫩穗嫁接法,大家一定要注意,膜的包扎有讲究,直接决定嫁接苗的成活率。”8月30日下午,在普洱市茶叶科学研究所的省级茶树种质资源圃内,普洱市茶叶科学研究所高级农艺师陶仕科一边讲解一边示范,向文山职业技术学院考察团成员讲授茶树嫁接技术。

据文山职业技术学院考察团成员介绍,得知普洱市在生态茶园提质增效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后,他们利用周末时间,专程从文山州赶过来取经,回去后想把文山州的茶产业做大做强做优。

“非常感谢陶仕科老师,毫无保留地把高砧蒙膜嫁接法、矮砧套袋嫁接法、高砧嫩穗嫁接法、老枝封蜡嫁接法一一传授给我们。”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文山职业技术学院考察团成员一致认为,此次学习考察针对性强,收获颇丰。

据了解,茶树嫁接只是普洱市生态茶园提质增效技术集成与应用项目里的一项措施。“早在2007年,我们就开始摸索茶树新型嫁接技术。目前,茶树新型嫁接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全市推广嫁接面积达10万亩。近年来,吸引了大量省内外茶叶领域的专家学者到普洱考察交流。”陶仕科介绍,采用茶树新型嫁接技术,不仅提高了成活率,还解决了传统嫁接方式易受病虫害侵袭的难题。就同一品种而言,通常情况下,选用扦插茶树苗,从移栽到采摘最短需要3年时间;若选用茶树新型嫁接技术,嫁接之后,仅一年就可以采摘,而且每亩干毛茶年产量在100公斤至150公斤。

据普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兼普洱市茶叶科学研究所所长赵远艳介绍,普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深化与云南农业大学等高校合作,实施了普洱市生态茶园提质增效技术集成与应用等科研项目,在茶树新型嫁接技术、生态茶园系列标准制定、仿古茶园改造技术、生物发酵有机肥技术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目前,该项目科技成果转化步伐持续加快,培训茶农8000余人次,惠及农户4000余户。

赵远艳告诉记者,随着生态茶园提质增效技术的广泛应用,有效推动普洱市及周边县域茶产业蓬勃发展。近三年普洱市茶产业综合产值年均达423.33亿元,干毛茶产量年均达14.53万吨,年均新增产值12.33亿元,累计新增推广面积155万亩。普洱市生态茶园提质增效技术集成与应用项目取得显著成效,荣获2024年度云南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上一篇:普洱市市直单位2025年职工体育运动会开 ... 下一篇: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在普全国人大代表及省人大 ...  






主办:中共普洱市委 普洱市人民政府 承办:普洱市融媒体中心
普洱网投稿:puernews@126.com 地址: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茶苑路1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25320150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40004 ICP备案号:滇ICP备11001122号-3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邮箱 jubao@12377.cn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举报邮箱smjidi@126.com 普洱网不良信息举报:0879-2147559
涉未成年专用举报电话:0879-2147559 举报邮箱:smjidi@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