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日报讯(记者 付颖 徐一丹)近年来,普洱市以重点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深入推进特色产业强链工程,围绕服务咖啡产业发展,建机制、定标准、抓规范、强引育,从“种子”到“杯子”全面抓实咖啡全产业链人才队伍建设。
△专业咖啡师为游客提供良好的咖啡品饮体验。(思茅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创新构建“普洱咖啡师”标准体系。完善“普洱咖啡师”相关职业资格评价、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等多层次评价体系,适应消费升级和市场变化。编撰相关培训教材,制定“普洱咖啡师”评价认定标准、系列岗位标准、星级咖啡师、“普洱咖啡师”特色门店认定标准和普洱市咖啡体验式教学(研学)实施细则。联合专业机构开发咖啡鲜果初加工、生咖啡感官分析、咖啡制作、咖啡产品营销4个专项能力考核规范,被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纳入2024年度首批高原特色农业领域技能促增收试点培评职业(工种)目录和专项职业能力考核目录。制定咖啡职业技能要求与评价标准,种植工、初加工、冲煮师、烘焙师、感官分析师标准获省市场监管局批准立项。
大力实施“普洱咖啡师”培育工程。出台一系列具有指导性、操作性的政策,整合全国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重点培育一支产业需要、业内认可、技艺精湛的“普洱咖啡师”队伍。立足“政、校、研、企”共建机制,按照“3+1+1+N”人才培养体系,建设3个“普洱咖啡师”人才培训基地、1个“普洱咖啡师”人才服务中心、1个“普洱咖啡师”产业人才创业创新大学、N个见习实习驿站,形成体系化人才培养机制。以“创赢普洱”咖啡赛事为抓手,培育发掘咖啡产业技能人才。
全力推进“普洱咖啡师”就业创业行动。以“创业之城”建设为引领,延伸拓展“普洱咖啡师”品牌就业链、创业链和产业链,打造一批以咖啡业态为主的创业小镇、村落、社区、街区,以义工招募、全产业链实习实践等形式,支持“普洱咖啡师”自身成长、品牌升级。构建劳务协作机制,向上海、江苏、福建等地定向输出咖啡师4000余人,“普洱咖啡师”劳务品牌直接或间接带动就业创业25.5万余人。出台创业扶持政策,扶持一批“普洱咖啡师”特色门店,不断丰富场景业态。同时,整合咖啡上下游产业体系,打造观光精品路线,形成相互配套、相互衔接、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普洱咖啡师”产业协同发展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