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资讯
时政
热点
问政
公告
时评
党建
视觉
直播
专题
策划


当前位置:普洱网首页 >> 专题库 >>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成功 >> 正文



【申遗成功后,他们续写奋斗故事】苏文新:坚守酸茶本味 开拓传承新途


来源:《普洱日报》  付颖 吕禾 时间:2025/09/18/ 10:24 点击:




2023年,“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荣列《世界遗产名录》,如同一束强光,照亮景迈山发展新径,引领当地民众在思想、生产、生活上迈向全新高度。

仙贡的民宿升级后,以“全茶宴”和特色茶文化体验,打造“景迈人家”的独特韵味,尽显传承发展的智慧;李林生积极探索“文旅+电商”,通过新媒体传播提升知名度,新品牌与民宿项目彰显创新活力;苏文新身为布朗族酸茶制作技艺传承人,将客栈变为“酸茶传承课堂”,借申遗东风让古老酸茶“出圈”,推动酸茶走向大众;尹一然从单打独斗到携手村民成立合作社,借申遗之势拓展茶叶销路;刘俊夫妇将家中的老房子改造成网红民宿,并借助新媒体宣传家乡,积极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径。

他们的奋斗故事,是景迈山申遗成功后的鲜活注脚,让我们看到这片土地在时代浪潮中,如何以申遗为契机,实现华丽蝶变,开启发展新篇。

普洱日报讯(记者  付颖/文  吕禾/图)在云雾缭绕的景迈山深处,布朗族酸茶的醇厚香气里,始终活跃着一个身影——苏文新。作为布朗族酸茶制作技艺传承人,他从童年浸润茶韵,到成年坚守古法,再到借申遗东风推动酸茶“出圈”,用数十年时光,为这门古老技艺书写了从深山非遗到大众喜爱的传承新篇。

苏文新与酸茶的情缘,早在童年便已生根。那时的他,总在家中看长辈挑选鲜叶、封坛发酵,酸茶的清香成了刻在记忆里的“家乡味道”。长大后,他把这份热爱变成了毕生坚守,从鲜叶挑选到土坛发酵,每一步都追求极致。“酸茶在布朗族生活中有很重要的地位,婚丧嫁娶、走亲访友少不得它,我得把它学好、守住。”这份执念,成了他打磨技艺的动力,也让他的酸茶成了景迈山的品质代表。

2023年,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让苏文新看到了酸茶“走出去”的新机遇。此前,他的酸茶多供族人自用,偶有游客慕名购买,规模始终不大;申遗成功后,游客、茶商、茶文化爱好者纷至沓来,他顺势将自家客栈变成了“酸茶传承课堂”。无论谁来请教,他都毫无保留:从鲜叶采摘的技巧,到发酵过程的把控,再到封坛后的存放要点,每一个细节都耐心讲解。“景迈山的名气大了,更要让大家知道布朗族酸茶的故事。”他常说,比起自己做茶,让更多人懂茶、爱茶,才是对传承最好的守护。

随着景迈山和景迈山茶的名声斐然,酸茶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大。村里和周边村寨的年轻人看到了酸茶的潜力,他们纷纷找上门来,想跟着苏文新学做酸茶。苏文新从不拒绝,还会主动分享自己的经验:“传统工艺不能变,但包装、推广可以变。”在他的建议下,年轻人们在坚守传统制作工艺的基础上,设计了更符合现代审美的包装,通过线上平台推广酸茶,让这杯带着布朗族文化印记的茶饮,走进更多人的生活。

如今,苏文新依旧每天泡在制茶工坊里,指尖拂过茶叶的触感,鼻尖萦绕的发酵香气,仍是他最熟悉的日常。而他守护的酸茶,早已从深山中的小众美味,变成了承载景迈山文化的一张亮丽“名片”。






上一篇:【申遗成功后,他们续写奋斗故事】尹一然: ... 下一篇:【申遗成功后,他们续写奋斗故事】仙贡:“ ...  






主办:中共普洱市委 普洱市人民政府 承办:普洱市融媒体中心
普洱网投稿:puernews@126.com 地址: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茶苑路1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25320150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40004 ICP备案号:滇ICP备11001122号-3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邮箱 jubao@12377.cn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举报邮箱smjidi@126.com 普洱网不良信息举报:0879-2147559
涉未成年专用举报电话:0879-2147559 举报邮箱:smjidi@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