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日报讯(记者 付颖 臧灵/文 周思雨/图)2023年9月,“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成功,成为中国第57项世界遗产和全球首个茶主题世界文化遗产。两载春秋流转,景迈山没有辜负这份荣光——它以绿水青山为纸,以“保护为基、传承为魂、发展为要”作笔,绘就了“遗产活起来、文化传下去、百姓富起来”的新图景,交出一份亮眼的答卷。
文旅深度融合
让“流量”变“留量”
金秋时节,来到位于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的景迈山,云雾环绕古寨,茶香漫过茶园。来自北京的游客黄海淋漫步在古寨的青石板路上,驻足于千年古茶树前,不禁感叹:“景迈山有种隐世之美,既能逃离城市喧嚣,又能沉浸式感受茶文化,下次一定要带家人再赴这场‘茶香之约’。”
两年来,“世界文化遗产”这张名片让景迈山知名度、美誉度大幅提升,国内外游客循着茶韵纷至沓来,品茗、逛寨、赏云海,成了打卡景迈山的“标配”。热度之下,当地的民宿与餐饮迎来了发展“黄金期”。位于芒景村芒洪村民小组的腊龙·云栖小筑客栈,因“推窗见云海”的景观,受到游客的青睐。“现在每月入住率稳定,再过十多天就是国庆假期,15个房间基本都订完了!”客栈主理人刀岩亮这些天正忙着精心布置客栈,为迎接国庆期间的游客做好准备。
为让游客“住得好、玩得好”,景迈山的经营者主动抱团:多家客栈联合定制景迈山深度游线路,让游客不只看风景,更能“读懂”景迈山;成立餐饮协会、住宿协会和旅游民宿协会,通过行业自治加强内部合作、提升服务品质,推动“单点服务”升级为“集群保障”,让舌尖的美味、住家的温馨,都成为景迈山的“加分项”。
不仅如此,景迈山还进一步探索“茶旅+”多元融合路径:串联茶园、山林、古寨资源,推出“茶旅+康养”“茶旅+山水”“茶旅+农业”“茶旅+红色”等融合业态,为游客带来休闲观光、康养度假、亲子研学、采摘等丰富的旅游体验。定期举办采摘节、山康茶祖节,吸引全球爱茶人士前来,在祭茶祖、品新茶中感受茶脉传承。推进“景区和周边”一体化打造,依托澜沧县“拉祜文化、千年古茶、糯扎渡”三大旅游品牌,打造多条精品旅游线路,积极承接景区“溢出效应”。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澜沧县接待游客386.41万人次,旅游花费达34.0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0.68%、6.79%。这组数字背后,印证着“以茶促旅、以旅强茶”的模式带来的新活力,让“流量”真正变成了“留量”。
项目建设发力
“山上山下”联动破局
在景迈山上,方物之外·阿百腊民族文化传习馆里,布朗族小调伴着茶香飘出,村民与游客在此共同体验传统技艺,指尖流转间满是文化的温度;山脚下的旅游小镇已颇具规模,康养酒店、大型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等设施投入使用,新业态为文旅产业注入新动能……山上保护、山下发展、茶旅融合,正是景迈山破解“保护与开发”难题的生动实践。
两年来,当地政府与保护管理机构始终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为景迈山划定清晰的发展布局:“山上”以重要的遗产地保护和文化体验场所为主,“山下”作为遗产价值综合展示、茶产业融合发展、旅游综合服务配套的区域,协调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实现山上山下互补演进、联动发展。
为夯实发展基础,各级各有关部门精准谋划项目,先后谋划景迈山项目7个、总投资72.59亿元,积极争取各类资金支持文化旅游项目4个、11.59亿元,进一步提升和完善遗产地的基础设施。在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核心区,累计投入8.4亿元,打造大平掌、勐本、糯岗、翁基、哎冷山、景迈大寨6大游览组团,让遗产景观可看、可感、可体验。
优质的发展土壤,吸引了知名企业“扎根”。中旅、柏联、安缦、松赞等知名文旅企业先后进驻。一龄集团和上海九泽集团布局打造云南一龄医养综合体,建设栖云国际生命养护中心、六时酒店、茶文化体验中心、茶马古窖、古树茶小镇等多个项目,构建集茶文化、茶度假、茶艺术、茶医养、茶窖藏、茶旅居等于一体的多元业态体系。两年来,云南一龄医养综合体的茶马古窖、栖云一龄星空酒店、景迈六时医养度假酒店、古树茶小镇、云南一龄心身疗愈医院等项目相继投入运营,为景迈山拓展了高质量的产业空间。
产业焕新升级
千年茶山添“新活力”
在景迈山古茶园里,“00后”傣族姑娘仙金穿着传统服饰,正用手机进行直播:“大家看,这棵茶树有百年树龄,我们采芽头时要轻捏轻提,才能保留茶香……”镜头前,她穿梭于高大乔木掩映的茶园,讲解采茶技艺、茶史故事,吸引众多网友观看。两年来,越来越多像仙金这样的年轻人回到家乡,投身茶叶、电商行业,借助互联网将景迈山的茶产品、茶文化推向全国。
传统茶企也没有停下创新的脚步。作为源自景迈山的龙头企业,普洱澜沧古茶股份有限公司始终守着“做好一杯普洱茶”的初心,在优化传统工艺的同时,加速“茶妈妈”“岩冷”等创新产品研发,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建立“从茶园到茶杯”的溯源体系,让“澜沧古茶”品牌既留得住老茶客,也吸引得了新粉丝。
“景迈山”“普洱景迈山茶”等区域公共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茶叶价格稳中有升,茶农收入显著增长。数字赋能茶产业转型升级,茶叶加工工艺不断改进,产品质量显著提高,小新寨全国首条普洱茶标准化、清洁化、智慧化、均质化加工生产线建成运行;景迈普洱茶加工仓储物流建设项目普洱茶初制加工厂正式投产,为普洱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发展新动能。对外合作持续加强,联名茅台集团启动“普茂号”普洱茶品牌打造,引进广州八马茶业建立产品研制合作,发售“云上景迈”“鼎和景迈”等茶产品,不断丰富产品供给。
景迈山的茶香里,既有千年传承的厚重,也有新时代的鲜活。两年来,这座茶山用“保护”守护根脉,用“融合”激活潜力,用“创新”点亮未来。当产业链不断延伸拓展,更多文旅项目落地、更多年轻力量回归,景迈山必将继续书写“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的新故事,让千年茶香飘向更广阔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