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资讯
时政
热点
问政
公告
时评
党建
视觉
直播
专题
策划


当前位置:普洱网首页 >> 云资讯 >> 景谷 >> 正文



【绘就和美画卷 奏响振兴强音】永平镇:以山水“乡愁”书写振兴篇章


来源:《普洱日报》  时间:2025/09/24/ 14:28 点击: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普洱市以一系列创新举措和扎实行动,为乡村发展注入新活力。丁家箐村民小组借和美乡村建设的东风,开启了一场“变形”之旅;永平镇依托得天独厚的山水资源,盘活产业优势,精心培育文明乡风;振太镇推出“以工代赈、村民自建”模式,激发了村民的无限潜能和内生动力。一个个生动实践,绘就了一幅幅产业兴、百姓富、乡村美的美丽画卷。

普洱网讯(通讯员  杨舒涵)看得见山水,盘得活资源,育得出乡风……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永平镇以山水为基、产业为翼、文化为魂,走出一条特色乡村振兴之路,书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篇章。

看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

走进永平镇昔木水库,沿岸森林环抱,碧水澄澈。“2005年,昔木水库被水利部授予‘国家水利风景区’称号,每逢过年过节,归家的永平人总喜欢来这里休憩,热闹极了。”昔木水库管理所工作人员袁陆说。这座水库不仅是全镇农业、工业和人畜饮水的重要来源,还因其景色秀丽,成了人们心中的“乡愁”归处。

山水是“乡愁”的载体。永平镇秉持“以村为景,融景于村”的理念,持续打造芒岛旅游村、碧鸡彝族村等特色村落。同时,充分利用村内“金边银角地”、房前屋后闲置地,打造小菜园、小花园、小果园、小茶园、小药园立体式“五小园”。2023年以来,新增绿化面积5.8万平方米,新增树木7819株,山水风韵得以保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让“乡愁”有了最美的寄托。

盘得活资源富得起人民

“我在昆明打拼很多年,心里一直记挂着家乡,找准发展机遇后就立即返乡创业。我回来后带领村民种了1000多亩花卉,通过冷链运输到斗南花卉市场,效益好的时候一亩地能赚4万元左右。”费竜村村民刘伟说。

“乡愁”要留住人,关键要盘活资源禀赋,将山水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永平镇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成功培育包括烟叶、茶叶、甘蔗、畜牧、蔬菜、花卉、中药材等在内的“十大过亿”产业,2025年全镇农业总产值预计达20亿元以上。

2025年,烟叶收购预计创收1.6亿元,甘蔗预计产糖6.2万吨;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势头强劲,建成6套智能温控系统守护千吨级仓储空间,大力推广鲜食玉米种植,充分发挥“粮经轮种”优势;新兴产业活力迸发,正在建设的5600亩光伏产业,推行“农光互补”绿色模式,规划新建岔河村民小组农文旅融合项目,打造彝族特色小寨、茶园观光采摘体验区,百姓的幸福愿景在产业兴旺中逐步落地。

育得出乡风守得住底蕴

“多原谅别人一次就多造福一次,把量放大福就大”。走进芒岛村民小组,寨子的墙壁上随处可见书写着傣、汉双语的民俗谚语。永平镇始终坚持因地制宜,让传统文化成为涵养文明乡风的生动载体。同时,持续推进移风易俗,通过村民议事会修订村规民约,破除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创建“身边好人”等模范,培育文明乡风。

如今的永平镇,不仅通过产业发展建起了人人向往的“物质家园”,更以文明乡风筑牢了安放心灵的“精神家园”,让“乡愁”不仅有田园风光的底色,更添了文明向善的温度。






上一篇: 下一篇:【特色农业激活增收“新引擎”】景谷县威远 ...  






主办:中共普洱市委 普洱市人民政府 承办:普洱市融媒体中心
普洱网投稿:puernews@126.com 地址: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茶苑路1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25320150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40004 ICP备案号:滇ICP备11001122号-3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邮箱 jubao@12377.cn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举报邮箱smjidi@126.com 普洱网不良信息举报:0879-2147559
涉未成年专用举报电话:0879-2147559 举报邮箱:smjidi@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