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资讯
时政
热点
问政
公告
时评
党建
视觉
直播
专题
策划


当前位置:普洱网首页 >> 专题库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 >> 正文



书篇章——写在习近平总书记给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盟誓代表后代回信一周年之际①



来源:《普洱日报》 张国营 时间:2025/09/24/ 14:49 点击:




△2024年11月,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盟誓代表后代沿着先辈的足迹,到天安门广场、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馆等地进行参观学习。 (记者 鄢凡凯 摄)

△2025年6月,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盟誓代表后代交流团到上海南社纪念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馆、上海博物馆等地进行参观学习。(宁洱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普洱日报讯(记者  张国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心系边疆发展、情系各族人民。2024年9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给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盟誓代表后代回信,对他们予以亲切勉励并提出殷切希望。这是具有全局性、标志性、里程碑意义的一封重要回信、一个历史时刻、一件发展大事。

一年来,全市上下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始终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把云南建设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三个定位”与普洱实践结合起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民族工作和各项工作的主线,推动普洱大地呈现出边境安宁、社会安定、生态安全、经济安稳、人民安康的崭新局面,全力书写民族团结进步生动篇章,生动诠释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念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

一面旗共建坚强堡垒

民族团结誓词碑上镌刻着“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党的领导是普洱民族团结进步的根本。普洱大地党旗红,同在一面党旗下,共建坚强战斗堡垒。

中共普洱市委五届九次全会提出,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健全党领导民族工作的体制机制,建强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强化纪律作风保障,在构建新时代民族工作体系上作示范。

普洱市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一把手”工程,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民族团结互助等“六项机制”,构建起市、县、乡、村四级书记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实施“铸魂、堡垒、头雁、先锋、稳边”五大工程,精心打造“一市连三国”边疆党建长廊,全面推进党的民族工作体系建设、制度建设、能力建设,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落地见效。

制定出台《关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盟誓代表后代回信的重要精神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决定》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构建起“1+N”政策支撑体系,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与中心工作高度契合、全面结合、深度融合。

一条心共创美好生活

团结进步是一体,团结是一条心,进步是为了过上幸福生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共同富裕,一个民族都不能少。

普洱市锚定“3815”战略发展目标,坚持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一体推进“三大经济”,加快建设旅游城市,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扎实推进农村居民和脱贫人口持续增收三年行动,探索形成孟连牛油果“334”联农带农利益分配机制、墨江曼海乡村旅居等经验典型,各族群众生活更富裕、更幸福。新征程上,普洱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定不移推进高质量发展,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做强做优做大茶叶、咖啡、林业等资源型产业,重点在绿色食品、农文旅融合、新能源新材料上持续发力,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实施新一轮促农增收三年行动,做强乡村富民产业,把集体经济深度嵌入产业链,抓好“家门口的务工车间”,建立更加紧密稳固的联农带农机制,让更多农民参与产业发展、分享增值收益、就地就近就业,实现村级集体经济和村民收入双增长。

以建设旅游城市为统领,大力推进旅游产品创新、业态创新、模式创新和服务创优。2024年,全市年接待游客达5433万人次,旅游花费630亿元;连续三年荣登中国康养旅游城市百强榜。用好茶马古道、普洱山、景迈山三个文化符号,进一步丰富“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普洱体验场景,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打造一批多元化、特色化旅居产品,办好墨江国际双胞胎节等节庆赛事活动,全面推进旅游城市建设,让更多群众成为旅游产业的参与者、受益者。

一家人共享幸福家园

“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五十六个民族就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普洱市始终坚持“融”的导向,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共建共治共享幸福家园。

因地制宜统筹城乡建设布局规划和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实施城市更新和安全韧性提升行动,大力推进划行规市,健全完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机制,促进各族群众跨区域流动融合。探索“一个驿站+四级联动+五星服务”的“145”社区治理体系,建成一批各民族互嵌式发展示范点,逐步实现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多民族共居一个村寨、一个家庭中有多种民族、各族学生同校同班同宿,各民族共居共学共融共乐成为常态,思茅区南屏镇倒生根社区获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

主动服务和融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抢抓中老铁路沿线开发机遇,大力推进园区、口岸和物流体系建设,拓宽与周边国家交流合作,出入境人员及车辆逐年增长,咖啡、酵母等产品出口到52个国家和地区,“留学普洱”文化品牌持续打响,周边命运共同体理念不断深化。






上一篇:回信周年忆初心 民族团结谱新篇 下一篇:磨黑镇:深耕民族团结沃土 古镇焕发新活 ...  






主办:中共普洱市委 普洱市人民政府 承办:普洱市融媒体中心
普洱网投稿:puernews@126.com 地址: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茶苑路1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25320150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40004 ICP备案号:滇ICP备11001122号-3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邮箱 jubao@12377.cn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举报邮箱smjidi@126.com 普洱网不良信息举报:0879-2147559
涉未成年专用举报电话:0879-2147559 举报邮箱:smjidi@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