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9月3日清晨拍摄的天安门广场。新华社记者伍志尊摄
彩云网评特约评论员陈长
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以盛大阅兵仪式,同世界人民一道纪念这个伟大的日子,共同开创更加光明的未来。
80年前的今天,中国人民同世界人民一道,经过14年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彻底打败了法西斯主义,取得了正义战胜邪恶、光明战胜黑暗、进步战胜反动的伟大胜利。从平型关大捷的首战告捷,到百团大战的敌后牵制;从赵一曼“甘将热血沃中华”的英勇就义,到左权将军“愿拼热血卫吾华”的壮烈牺牲……在这场艰苦卓绝的战争中,中国军民伤亡超过3500万人,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超过6000亿美元,付出了世所罕见的巨大牺牲。中国人民以血肉之躯筑起钢铁长城,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史诗,不仅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殖民奴役中国的图谋,更支撑起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为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80年时光流转,历经不懈奋斗,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在此次纪念大会的阅兵式上,共有45个方(梯)队受阅,所有受阅武器装备都是国产现役主战装备,以新型四代装备为主体。装备方队编组陆上作战群、海上作战群、防空反导群、信息作战群、无人作战群、后装保障群、战略打击群隆隆驶来;无人智能、网电作战、高超声速、防空反导、战略导弹等新型作战力量在天安门城楼前一一通过;预警指挥机、特种机、运输机、轰炸机、加受油机、歼击机、舰载机等空中梯队依次低空飞过……这些高科技装备的展示,不仅是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的有力证明,也表明中国有能力、有底气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更是伟大抗战精神在新时代得以传承和发扬的生动体现。
纪念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珍爱和平、开创未来。当今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人类又一次站在和平还是战争、对话还是对抗、共赢还是零和的十字路口。中国人民坚定站在历史正确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一边,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从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到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从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到推动国际维和行动,中国正以实际行动诠释“亲仁善邻”的传统智慧,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这种和平发展的选择,既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传承和发展,也是中国人民从苦难遭遇中得出的必然结论,更是对“弱肉强食”逻辑的坚决反对。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势不可挡。今天,中国式现代化的壮美画卷正在徐徐展开,但前进道路上不会一帆风顺。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从科技创新的“卡脖子”难题到区域协调发展的不平衡,从绿色转型的紧迫任务到社会治理的精细要求,无不充满各种风险挑战、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越是风高浪急,越要坚定信念,保持战略定力,把抗战精神转化为奋进新征程的强大动力,保持越是艰险越向前的英雄气概,敢于斗争、敢于胜利,在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中书写更加壮丽的时代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