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日报讯(记者 于飞)9月27日,以“茶藏古今道通天下”为主题的2025年第五届景迈山论坛在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惠民镇开幕。
云南省原副省长、原政协副主席、云南省茶叶流通协会创会会长陈勋儒宣布论坛开幕;普洱市委书记李庆元作了题为《茶藏古今道通天下》的主旨演讲;清华大学教授、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主讲专家熊澄宇作了题为《在文化“存异”中守护文明多样性》的主题演讲。
李庆元指出,普洱是世界茶源,普洱茶的历史演进与中国历史、中华文明、中华民族紧密相连,映照着历史兴替、中外之交和古今之变,推动茶文化成为中国历史的伟大篇章、成为中华民族的重要瑰宝、成为中华文化的内在精华。茶藏古今,因为普洱茶蕴藏着民族融合的历史演进,蕴藏着茶马古道的繁荣兴盛,蕴藏着世界茶源的蝶变升华。
李庆元指出,茶马古道是中国西部国际贸易古道,开辟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渠道,增进了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文化认同、价值认同、情感认同,推动了中央政府对边疆民族地区治理不断深入的历史演进,见证了中华文明向世界广泛传播、与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伟大历程。道通天下,因为它彰显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之道,彰显了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之道,彰显了全世界文明交流互鉴之道。
李庆元指出,“茶藏古今·道通天下”,是历史、是传统、是永恒的文化自信,是持久的精神力量,是我们处理国际关系、民族关系、社会关系、家庭关系、人与自然关系的制胜法宝。让我们以茶为媒、以茶行道,共同守护好、传承好、利用好景迈山这个世界瑰宝,在“茶藏古今”中坚定文化自信,在“道通天下”中推动合作共赢,共同为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在论坛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特聘专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刘礼堂作了题为《大河文明视域下的普洱茶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展望》的主题发言;西南林业大学教授、古茶树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国家创新联盟秘书长蓝增全作题为《古茶树:茶文明演进的活态见证》的主题发言。论坛开展了“澜沧江的文明回响”圆桌对话,启动了澜沧江流域产业联合体,宣读了《澜沧江宣言》。
普洱市委常委吴琳参加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