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兴,则乡村兴。从北部大牲畜集散中心年成交额破亿,到从业人员集中充电蓄能促进渔业发展;从紫胶“树上流金”,到核桃“链”就高原丰收景……事实证明,只有立足特色资源,做好“延链、补链、强链”文章,才能把小小紫胶、一颗核桃、一头黄牛、一条条小鱼做成大产业,让山头、田间、车间、直播间全场景增值,让群众在家门口端稳“产业碗”、鼓起“钱袋子”。
普洱网讯(通讯员 曾江兰 张玉彪 文/图)近日,位于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国庆乡的江城中澳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1.6万亩澳洲坚果迎来了采收期,成熟的坚果缀满枝头。走进基地,只见工人们往来穿梭,忙着采摘成熟的坚果。摘果、装袋、运输,整个过程忙碌而有序。
江城县国庆乡嘎勒村上寨村民小组村民吴聪说:“我长期在基地打工,每个月拿到手的工资有3500元,家就在附近,方便回家照顾老人。”
基地负责人段锦春介绍,今年基地的坚果长势喜人,预计总产量达1600吨、农业产值达1280万元。
“9月到10月是基地用工量最多的季节,日用工量最高可达150人次,日采摘青皮果27吨以上。今年坚果长势好,全年可吸纳260余名附近富余劳动力在基地务工,全年预计发放劳务报酬300余万元。”段锦春说。
近年来,国庆乡因地制宜,立足区位优势,将澳洲坚果作为拓宽群众增收致富渠道的产业进行培育发展。随着坚果产业的提质增效,这一“绿果果”正成为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金果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