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乡土文化能人拿起手机直播傣锦的经纬,当无人机掠过拉巴乡金黄的稻浪,当茶马古道的驿站响起螺旋桨的轰鸣,普洱市正在用一组鲜活的场景告诉时代:乡村振兴不是单选题,而是一场全方位、立体式的“多维突围”。当前,普洱市各地通过精准技能培训和科技手段助力,不断夯实乡村振兴基础,村美、民富、业兴的“美丽乡村”愿景正在实现。
普洱日报讯(记者 付颖)10月11日,由市委宣传部主办的2025年普洱市乡土文化能人培训班圆满结业。本次培训班为期3天,以“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模式,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系统开展专题培训,全面提升基层文化人才的理论素养、实操能力与创新思维。市、县(区)委宣传部、文化部门有关负责人,乡镇(街道)宣传委员、宣传干事及乡土文化能人代表等260余人参训。
为确保培训取得实效,培训班邀请专家授课,为学员带来兼具专业性、实用性与指导性的高质量课程。省委宣传部文艺处三级调研员徐顺禄以“激活乡土文化能人引擎赋能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深刻阐释乡土文化人才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社会服务部主任、副研究员李妍聚焦“非遗助力乡村振兴”,分享非遗活化利用的实践路径;省旅游规划研究院特聘研究员、艺术策展人信王军围绕“从艺术改变乡村到艺术激活国家最美工业遗产”,解锁艺术赋能乡村风貌提升与产业发展的新视角;云南民族大学数智传播现代产业学院产业导师、抖音集团抖音数字学堂签约讲师巴特尔以“乡土文化从‘线下传承到线上破圈’”为主题,传授了数字化时代乡土文化传播“新钥匙”。同时,市委党校教师开展理论课程讲授,进一步提升学员思想认识和理论水平;市融媒体中心专业人员开展短视频拍摄与剪辑实操教学,助力学员掌握实用技巧。
除专题授课外,培训班还组织学员走进普洱民族团结园与普洱市博物馆开展观摩活动。学员们在实地探访中深入了解普洱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程,直观感受普洱本土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发展成果,进一步凝聚文化传承共识。
此次培训不仅是一次专业能力的“充电”,更是一场发展思路的“破局”。学员们纷纷表示,培训内容实用性强,既能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又拓宽了发展思路。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县委宣传部工作人员罗宇槿表示:“这次培训让我深受启发,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转变工作思路,尝试用更具创意的艺术形式挖掘本土文化特色,更有效地宣传推广乡土文化。”思茅区思茅港镇党委委员、宣传委员赵晓元则聚焦非遗传承,她表示:“我们将运用好此次培训所学知识,加快培育乡土文化能人,深挖傣族织锦等非遗资源,推动非遗传承与创新发展。”普洱市融媒体中心工作人员张艺译说,将把学到的短视频编辑技巧运用到工作中,用更生动鲜活的方式讲好普洱乡土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