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业兴则乡村兴,产业强则村民富。在普洱,烤烟产业正以蓬勃之势,成为推动乡村振兴、助力村民增收的核心力量。从精心谋划种植面积,到全过程标准化生产管理;从完善交售体系、规范收购流程,到新质生产力赋能减轻劳动强度、提升烟叶品质;从组建专业技术团队提供全周期护航,到创新推行预约交售模式解决烟农痛点……普洱多管齐下,不仅让烤烟产业实现了提质增效,更让烟农的“金叶子”变成了实实在在的“钱票子”。
普洱网讯(通讯员 文远明 杨玲翠)日前,墨江哈尼族自治县烟叶收购工作结束,实现烟农增收、产业增效的双重目标。
2025年,墨江县种植烤烟7.45万亩,共收购烟叶20.2万担。实现烟农收入3.3467亿元,烟叶税收7362.87万元,烤烟产业已成为墨江县增收富农的主导产业。
“通过建立完善的烟叶交售工作体系,规范收购流程,严格执行‘约时定点、集中分级、集中运输、代表交售’,统一分级标准。同时,加强部门协同,严肃收购纪律,营造公平、公正、透明的收购环境。”墨江县茶特发展中心烟草股负责人文远明说,“自开磅收购烟叶以来,墨江县对收购工作实行‘一日一分析,一日一调度’制度,实时掌握烟叶收购进度,保障烤烟收购圆满收官。”
除了政策支持,新质生产力的应用也让种烟更轻松。“以前,我们都是肩扛背驮把烤烟从烟地送到路边的车上,一个来回下来累得直喘气,现在用无人机运输,不仅提高了效率,还缩短了采收周期。烘烤烟叶也采用电能烤房,比传统烤房节省成本,又提升了烟叶品质。”村民王忠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