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提质增效攀上新高度、民生福祉改善跑出加速度、基层治理创新彰显温度……今年以来,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以民生实事为基石、以产业升级为引擎、以基层治理为纽带,探索“生态种植+特色养殖”融合发展模式,构建产销一体化现代流通体系,在生态经济与社会治理领域持续突破,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普洱网讯(通讯员 王帮花)近年来,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康平镇立足资源禀赋,将互助传统与“公司+农户”订单农业融合,形成“种玉米、养牛羊”循环业态,让小花糯玉米成为村民增收的“金钥匙”,走出“产业兴、农户富、生态优”的乡村振兴新路子。
清晨的康平镇中平村中寨村民小组,雾气尚未散尽,10多名农户已穿梭在比人高的玉米地里,动作娴熟地掰着小花糯玉米。作为村里较早实现规模种植的村民,刁忠良家种植了40亩小花糯玉米,每亩每季纯利润不低于1000元;由于气候适宜、管理得当,一年可种四季,年亩产值超过4000元,年收入16万余元。此外,刁忠良还利用玉米秆发展肉牛养殖,目前存栏17头,形成“种养结合、循环利用”的绿色农业模式。
据了解,云南寻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与农户签订保价收购合同,解决了村民的销售难题。订单农业模式让小花糯从“零散特产”走向“稳定产业”,目前,中寨村民小组已有15户农户种植小花糯,种植面积达200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