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资讯
时政
热点
问政
公告
时评
党建
视觉
直播
专题
策划


当前位置:普洱网首页 >> 专题库 >>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成功 >> 正文



江河向下 文明向上


来源:《普洱日报》  时间:2025/10/27/ 10:19 点击:




澜沧江:世界茶文明的摇篮

澜沧江奔流不息,滋养着世界茶文明的根脉。这片流域不仅是茶树的起源地,更是人类与茶相遇的起点。从古濮人驯化野生茶树,到茶马古道融汇经贸与文明,澜沧江的水土早已融入茶叶的脉络中,向世界传递着东方智慧的醇香。如今,我们追溯这条大河的茶史轨迹,既是致敬自然与文明的馈赠,也是思考如何延续这份跨越千年的甘润与厚重。愿读者透过这些文字,品味一叶中的山河岁月,感知茶文明从澜沧江走向世界的壮美历程。

河流是许多文明的重要摇篮,人类文明大多与河流密不可分。

“河流只有一个使命,往低处流,一直往下,流向大海。”在昼夜不息的奔流过程中,河流冲破险阻,沟通千里之遥,人类的远距离迁徙与交流成为可能;河流形塑大地,冲积平原沃野,人类的定居农耕生活成为可能;河流水到渠成,人类学会了顺应自然,建堤修坝,导引水利;河流肆意奔放,人类学会了组织协调,分工合作,抗洪减灾。河流既给予着人类,也威胁着人类;河流既滋养着人类,也启示着人类。在与河流的共存与互动中,人类既得到食物、居所、技术,也得到好奇、恐惧、思索。文明就在这种与河流的共存与互动中冉冉升起,人类的物质与精神得到了极大地丰富和发展。

澜沧江是一条滋养着沿岸6个国家的重要的国际河流,是一条庇护了云南省大部分重点保护动植物,进而支撑了中国近半数的重点保护物种存续的生态之河,是一条孕育了古茶树和茶文明的文明之河。

澜沧江流域是早期人类活动的热点地带。这里已经发现的保山古猿化石、剑川象鼻洞旧石器遗址、宾川白羊村遗址、云县忙怀新石器遗址等10多个人类遗址,表明从远古时代开始,澜沧江流域并非穷山恶水,而是人类生存繁衍的乐土。

在整个澜沧江流域(包括云南和东南亚诸国),大洪水神话广泛分布,而且形成了比较独特的神话母题,比如人类利用葫芦或瓜作为避水工具成功从大洪水中幸存下来,创造了一个人类新世界。云南拉祜族的洪水神话里说,很久以前洪水漫过山川,人畜死亡。天神厄莎看见了,急忙把两兄妹放在葫芦内,才保留下人种,所以拉祜族也被称为“从葫芦里走出来的民族”。只有当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人类才会思索自身的起源问题,并且由于所处地理环境的不同,人类意识、智能、心理和信仰的差异,不同民族的洪水神话又呈现出各自的独特性。澜沧江流域洪水神话的独特性,恰恰反映了当地先民对自身的起源及其与水或河流的关系的理解:水确实孕育了人类文明,但这还不够,因为洪水还会摧毁人类,只有保持对自然之物(如葫芦、瓜、瓠等对早期人类具有重要意义的植物)的信仰与敬畏,才能在大洪水之后幸存下来,延续人类的生存和繁衍。所以,当澜沧江流域的先民们遇见了古茶树后,他们又将这种对自然之物的信仰与敬畏施之于茶,进而孕育出一种人、茶、自然和谐共生的茶文明。

澜沧江孕育的文明基因还可以从这里的地理格局中去寻找。《普洱杂志》在《中国古茶树地理的三个密码》文章中提到,中国古茶树的地理密码之一就是“一流域两山脉”。云南山高谷深的地理格局不仅是印度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挤压的结果,也是河流沿着河谷不断下切造成的。板块挤压使得山脉不断长高,河流下切使得河谷不断下降,一升一降间,便拉开了澜沧江流域的垂直气候带,不仅为古茶树挺过第四纪冰川侵袭提供了庇护所,也为远古人类的演化发展提供了独特而优越的地质地理条件。澜沧江流域不仅是世界重要的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也是早期人类活动的热点地区。人类与古茶树在澜沧江流域的相遇可谓是“天赐良缘”,或许只有在澜沧江流域,人类与古茶树才能相知相识,并在这种互动中形成各种有关茶的器具、知识、习俗和文化,进而孕育出后来影响了全世界的茶文明。

所谓茶文明,是伴随人类发展积累下来的有关茶的物质形态、发明创造和人文精神的总和。澜沧江与长江、黄河同源于青藏高原,后者由西向东,冲破重重险阻,铺展出广阔的中原大地,让以稻作农业和粟作农业为核心的中原农耕文明生根发芽;而前者自北向南,跨过千山万水,刻画出立体的云南大地,将古茶树和人类共同拥入怀抱,孕育出一种以茶为核心的农耕文明——茶文明。

(本文摘编自《普洱杂志》作者吴家康)






上一篇: 下一篇:茶出景迈 香飘世界——普洱“景迈山茶” ...  






主办:中共普洱市委 普洱市人民政府 承办:普洱市融媒体中心
普洱网投稿:puernews@126.com 地址: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茶苑路1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25320150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40004 ICP备案号:滇ICP备11001122号-3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邮箱 jubao@12377.cn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举报邮箱smjidi@126.com 普洱网不良信息举报:0879-2147559
涉未成年专用举报电话:0879-2147559 举报邮箱:smjidi@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