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粮”声一片。近年来,普洱市深入贯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让一片片稻田化作丰收沃野:良田成片、良种扎寨、良法落地、良机轰鸣,绿色防控、数字种田、单产提升协同发力,“望天田”变成“高产田”,“会种地”升级为“慧种地”。

普洱网讯(通讯员 罗有华 李丽 杨颖 文/图)当下,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威远镇河东村的100余亩旱稻示范基地里,沉甸甸的稻穗随风起伏,收割机穿梭其间,轰鸣声与农户的欢笑声交织成丰收的乐章。
种植示范基地推行“政府护航+农户管理”模式,不仅免费向农户提供稻种、肥料等生产资料,还组建农技服务队,从播种间距到水肥管理,从田间除草到病虫害防控,为农户提供技术指导,全方位为丰收保驾护航。
“从种植到收获都有技术人员实地指导,种子、肥料不用自己花钱,我们只负责管好田,心里特别踏实。”威远镇河东村农户罗文松的话道出了种植户的心声。2025年,他家示范种植1.5亩旱稻,经测算亩产达524公斤,远超预期。
通过示范带动,近年来,威远镇旱稻种植面积持续扩大,2025年,全镇旱稻种植面积已达1100余亩,覆盖11个行政村、37个村民小组,惠及240户农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