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普洱市始终将保障粮食安全摆在突出位置,以“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为核心抓手,向科技要产能、向绿色要效益,推动良田、良种、良法、良机深度融合,让每一寸耕地都成为丰收沃土。

普洱网讯(通讯员 李超 罗成臻 汤国景 文/图)金秋时节,稻谷飘香,硕果盈枝,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广袤的田野里一派丰收景象。
在勐大镇地管家农业专业合作社示范基地,大型联合收割机轰鸣穿梭,一排排玉米被精准卷入机舱,经过收割、脱粒,金黄饱满的玉米粒倾泻入车。“今年我们试种了163亩生物育种新品种玉米,种子、农药、化肥和技术都由政府提供,亩产突破500公斤。明年打算扩大种植面积。”合作社理事长周人杰说。
近年来,镇沅县坚决扛稳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在物资保障、市场监管、惠农政策、病虫害及自然灾害预警监测等方面持续发力,为粮油丰收夯实基础。镇沅县农科局高级农艺师汤国景介绍:“我们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大力开展粮油高产高效示范创建,以示范辐射带动大面积均衡增产。今年共推广杂交稻旱种、小麦‘一喷三防’、粮经协同、生物育种等项目共计10余万亩。县、乡、村三级农技人员到田入户指导,技术入户率达100%。在生产环节推行机械化作业,有效降低了农户种粮成本。”
笔者从镇沅县农科局获悉,2025年,镇沅县粮食播种面积达51.75万亩,预计平均亩产246.18公斤,牢牢守住了粮食安全底线,为镇沅县经济社会稳定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