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阅读之城
茶咖书香漫普洱
茶香、咖香与书香,正悄然浸润于普洱这座城市的每一寸肌理,交织融合间,酝酿出独特的人文气质。顺应这股文化潮流,一批新型阅读空间应运而生,它们打破了书店的传统定义,将品茗、咖啡与阅读体验无缝连接。这不仅是文旅融合催生的新风景,更是“文化戍边”的生动实践。让精神食粮与人间风味共同滋养着边疆的日常。于是,书香不再局限于纸页,更弥漫于一杯饮品的温度之中,重构着人们关于阅读与生活的美好想象。

普洱日报讯(记者 吕禾 文/图)在祖国西南边陲的普洱,有一座飘着咖啡香的图书馆。它不只是一方“静阅”之地,更以一种温柔而坚定的方式,守护着这里的文化边疆。
自2021年获评国家一级图书馆以来,普洱市图书馆用68万册藏书,悄然织就一张融合边疆风情与物产特色的知识网络。2023年,41.2万人次在此阅读,这里成为许多人愿意驻足的精神家园。
走进馆内,最引人注目的是1500平方米的咖啡主题空间。8000册全球咖啡文献中,《云南咖啡图谱》等书籍前总有读者专注的身影。在“从种子到书页”体验区,咖啡果皮化作了纸页,咖啡渣“变身”为手绘本的原料,读者可以亲手触摸这份来自土地的馈赠。而“咖啡盲盒书”大概是馆里最富巧思的互动——全年送出1.2万份挂耳咖啡,读者每借阅5本书,就有机会带走一包地道的普洱小粒咖啡。书香与咖啡香,就这样自然而然地交织在一起。
这里的阅读,也随着四季物产而生长流动。春天,茶农在千年古茶园里诵读《茶经》,十万网友在云端共赏这片绿色诗意;冬日,拉祜族群众围坐火塘,讲述创世史诗《牡帕密帕》,年轻人用镜头记录这些珍贵的口述历史。
图书馆悄悄打通了阅读与生活的边界——“阅读存折”让读书时光可以兑换一杯特调饮品,咖啡渣再造工坊更荣获全国图书馆创新案例十佳。如今,8座乡愁书院已悄然嵌入哈尼梯田的村落,藤编书架旁的火塘书角,正静静传递着乡村振兴的文化星火。
在这里,每一页书、每一粒豆、每一缕香,都在诉说着普洱独有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