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日报讯(记者 刘绍容 通讯员 岩改 文/图)10多年前,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开始尝试本土化种植“洋水果”牛油果。如今,孟连县已实现牛油果规模化种植,种植面积12万余亩,并以创新机制和全链条布局带动群众增收,带动广大群众就业,惠及越来越多的群众。
美好生活“牛”起来
“我年纪大了,又缺乏文化知识,到外地上班没有优势。感谢党和政府,引进企业发展牛油果产业,让我在家门口就能上班。”芒信镇芒信村大寨村民小组村民岩帅高兴地告诉记者,他在普洱绿银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的牛油果基地上班10多年了,月工资从3000元涨到4500元,多时可以领到5000元。另外,他家的14.3亩土地入股合作社,每年都能从分红中获得一笔可观的收入。

在芒信镇,和岩帅一样吃上“牛油果饭”的村民还有很多。2007年,为了积极培育发展特色产业,持续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孟连县引入普洱绿银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在芒信镇成功试种牛油果。
“许多人劝我放弃在国内种植牛油果,我却想,这么广袤的土地,一定可以找到一块能种出受国内外市场青睐的牛油果的地方。”普洱绿银生物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祁家柱说,考察许久,终于在孟连县成功筛选出适宜当地种植的优良品种进行种植。经过多年发展,目前,孟连县牛油果种植面积超12万亩,是国内市场重要的货源地,成了名副其实的“牛油果之乡”。
产业发展“牛”劲足
孟连县把牛油果列入“一县一业”特色产业重点打造,以“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带动、群众参与”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及时解决产业发展中的痛点、难点问题。
同时,创新建立“334”利益分配机制,让农户以土地入股占30%,龙头企业以苗木和技术入股占30%,县属国有公司及合作社、村集体入股占40%,实现了多方共赢的新局面。以农户土地入股为例,截至目前,孟连县累计入股合作土地约5万亩,入股农户每年亩均分红7000元左右。
为进一步提升牛油果品质和产量,孟连县积极引入科技力量,组建专家研发团队,并与外国知名牛油果专家团队开展技术合作,提供科技支撑。在牛油果良种培育上,不仅建成了年产100万株优质种苗的无菌无性繁殖克隆苗基地,还培育出12个早、中、晚品种,填补市场空白,提升产业竞争力。
为了拓宽销售渠道,孟连县与盒马鲜生、农夫吉采等国内知名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并于2022年11月建成全国首个牛油果盒马村,形成了稳定的产销关系。2020年,“孟连牛油果”成功注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23年,孟连牛油果入选了第二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品牌效益持续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