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22岁年轻的我,经过了5年寒窗刻苦学习,怀揣昆明医学院的毕业证书,告别了校园的蓝天白云,迎接着青春的阳光,踏上了普洱这块土地,从事卫生防疫工作和医学教育工作。弹指一挥间,38年时光悄然而逝,60岁的我走完了自己的职业生涯退休了。去年,我荣幸地成为了昆明卫生职业学院的一名银龄老师。
西山巍巍,滇池淼淼,记得我初来位于滇池畔的这所职业学院应聘时,从高海高速到环湖南路,一路沿湖远眺,一池碧水缥缈氤氲,碧波荡漾,周围青山苍翠,远山如黛隐约浮现,如诗如画般的美景令人心旷神怡,感觉这里的每一处风景都是一帧值得收藏的美照。不由让我想起了曹操的《观沧海》“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古滇都城,这里是航海家郑和的故乡,半个世纪前,幼年时的我,在这里曾见五百里滇池湖面白帆点点、千帆竞发那种画面,在我记忆的画板上涂抹着抹不去的色彩。
当昆明卫生职业学院的这所职业学院映入我眼帘那一刻,我就喜欢上了这里,校园内建筑别具匠心,融合了现代化与传统文化元素,学院宛如一颗璀璨明珠,折射出熠熠光彩。我徜徉在校园,有一种拥抱着医学教育新时代的“诗和远方”的感觉。
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从当时的昆明医学院毕业不久,就耳闻云南骨伤科专业学校了。光阴荏苒,三十多年后的今天,两鬓斑白的我走进这所曾经的云南骨伤科专业学校,似乎有某种因缘在召唤着我。翻阅自己在樱花下与同学们的合影,在文化柱广场上与毕业同学的毕业照片,让我豁然感受到了孔夫子“学而不知老之将至”的真谛。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已经走过一个甲子年的我,依然有着苏东坡诗“老夫聊发少年狂”和辛弃疾词“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之激情。
年轻不仅是人生的一段时光,而是心灵中的一种状态。我想起美国作家塞缪尔的短文《青春》,青山在、人未老。“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我祈祷不再年轻的自己,能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学而不知老之将至”,我且将六十年花甲当十六岁花季。(李跃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