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筑牢高质量发展的生态根基。景迈山寄生花再度绽放,西盟佤山千年野生茶树王与伴生古茶园安然挺立,景东无量山虎头兰成片盛开……这些来自山野的动人消息,不仅印证了滇南生态系统的原真与完整,更标志着普洱在深化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中迈出新步伐。

普洱日报讯(记者 何有刚 通讯员 贺云富 毕晓东 文/图)近日,思茅区一家烧烤店内,几位市民在用餐时意外发现一只陌生小动物。起初大家误以为是猫,但细看之下,其斑纹和长尾明显与猫不同。因无法辨识物种,市民随即拨打119电话求助。
接警后,思茅区红旗会堂消防救援站的消防员迅速赶赴现场,将这只小动物安全带回。经专家确认,该动物为斑林狸,又称斑灵狸或东方蓑猫,属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常见于四川、云南、贵州、广西等地,在普洱市也有分布。斑林狸多栖息在海拔2700米以下的热带雨林或亚热带山地湿性常绿阔叶林等生态环境中,以昆虫、鸟类及小型哺乳动物为食。专家推测,这只斑林狸可能是在觅食途中误入人类活动区。
随后,公安、消防等部门工作人员联合将其送至当地野生动物收容救护点。经全面检查,斑林狸体表无伤、健康状况良好。普洱市公安局思茅分局环食药侦大队辅警徐丛一表示,出于谨慎,工作人员将其暂时收容观察,待确认其具备野外生存能力后,再选择时机和地点放归自然。
相关部门提醒广大市民,如遇此类不熟悉的野生动物,请勿惊慌,不要私自捕捉、驱赶或接触,应及时联系林草部门或拨打110、119电话,由专业人员处置,共同维护野生动物安全与生态平衡。